永远的崇敬——怀念邰老 文/何平 2018年,宝应中学老三届在母校建校九十周年时,捐赠了一尊老校长张汉文先生的铜像给母校,我是参与其事的同学之一。 2019年1月,我在宝应中学语文组的同事章寿明先生回宝,请了一班同事、文友吃饭,席间也提及此事。章寿明、赵征溶既是宝中校友,也是在宝中工作过的老师,他们便萌生也为原宝应中学教导主任邰让之先生立一尊铜像的想法。当时,邰让之先生的二公子炎孝老师也在座。章老师还询问了我们为张校长塑像的上海公司的情况,我也告诉了他们。炎孝老师表示,立像的费用可以由他们邰家后人承担。 事情到了2019年中,为邰主任立像之事被放入了宝中老三届联谊会的议事日程。陈洪俊校友与北京的校友联系,他们亦有此意,于是为邰主任立像便成了自1949年至1968年宝应历届校友的共同心愿,而具体工作仍委托曾经有为张汉文校长立像经验的老三届联谊会来操办。 老三届联谊会在会长戴苏诚主持下,专门建立了一个“怀念邰老”微信群,由许福祖校友开始与塑像公司联系,做出样模,在网上征求大家的修改意见,周愚校友为确认邰老的生卒日期,还数次去松岗墓园求证,几经修改,在大家的努力之下,终于定稿。相信不久在宝应中学的校园中,就会看到一尊新立的铜像,这是一位宝应教育界桃李满天下的泰斗级人物,这是一位为宝应教育事业鞠躬尽瘁而德高望重的长者。为他立像,让后人永远地瞻仰他的音容笑貌,这也是他名至实归,得其所哉! 我是宝中65届初中、68届高中的学生,在校期间,邰让之先生是宝中的教导主任(约66年调至县文教局教研室);我自扬州师院大专班毕业后,又在宝中工作过五年,其时邰先生被返聘至宝中主持教导处工作,我在宝中的工作是他直接安排与指导的。能两度受先生的教诲,得益良多,也是我的荣幸。 回想起在宝中上学时,可能谁都会记得这个瘦高而戴着高度近视眼镜的教导主任。我们上学时,邰主任已经不直面讲台了,主要从事管理工作。但我还记得,我上初中时他给我们上过课。 那是在一些副科老师因病或因事请假时,他会给他们代课。我记得有一两回,本来以为老师不在要改成自习课了,可是上课铃声刚落,邰主任夹着教室日志和书本走进了教室。 放下手中的东西,说一声“同学们好!”招呼学生坐下,他说,今天我来给你们上历史(或地理/生物)课。上的什么课,我记不得了。然后他问第一排的同学,上一堂课讲到哪里了?知道以后,又说:“那我们就接着往下讲。”翻开了书本,几乎是把脸贴在书上看着,开始了他的讲述。 邰主任讲课的语速不快,很清晰,没有多余的语言,也没有什么整顿课堂纪律、组织教学的语言,因为同学们都沉浸于他所讲的内容了。 我们是很佩服邰主任的学识的,觉得他什么课都能教,这才是最优秀的教导主任。 1981年寒假后,我从扬州师院高邮大专班毕业,到宝中报到。原来卞校长和我谈话时,要我像花培元学长一样从初一教起,说花培元教得很不错,要我向他好好学习。可是到了宝中,邰老(当时他是不是正式还担任教导主任记不得了,大家都以“邰老”称呼他)给我分配工作,说本来要你教初一语文,现在高一有一个班缺乏班主任。这个班是一个差班,而且是城市班,换了好几个班主任,纪律不好,想让你去试试。因为你虽然是教学上的新手,但有一定的社会经验,有在农村、工厂的经历,也许可以管理好。 我当时心情是很复杂的,有点失望,让我去管理差班,说明没有把我当教学骨干;但也有点兴奋,毕竟把一个难以完成的工作让年轻的我尝试,说明对我还是重视,还是有所期许的,我就答应了。 邰老对我的教学是十分关注的。记得上学后前几周,他大概听了我四五堂课,每次都只是在上课前十分钟通知我,有两次还是和卞校长一起来听的。我当时的工作是比较认真的,课后他对我的课也还是满意的。我知道,他还在通过我班上的不少同学了解我的班级工作,了解同学们对我的看法。事后,他会告诉我,同学们对我的反映是不错的,给我鼓励,提高我的工作积极性。 我到宝中的第一个学期就对全县开了公开课,邰老也找我谈了话,对我鼓励,让我好好准备,把公开课上好。这个公开课也是比较成功的。 我来宝中的第一个学期,在卞校长、邰老的关怀和其他许多老师的帮助下,工作是比较顺利的,班级工作上了轨道,学习风气大大好转,除了考试比不过其他的班级,在德育、体育等各方面,我们这个班都是领先的。 第一个学期结束后,教导处安排我和韩厉观老师去南京参加高考阅卷。邰老要我对语文高考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当时我父母都已经回了南京,我去阅卷也比较方便。 新学年开始后,邰老在安排我工作时,说年轻人要多压一些担子,要我增加一个班作文的教学,这个班是全校的尖子班,是农村班。 把一个班的课本教学与作文教学分开,这是宝中从未有过的。这个尖子班原来语文是教研组长章寿明老师担任的,因为他同时担任两个班的语文,还要负责语文教研组的工作,工作太重,也需要人分担,所以一个农村班的作文交给了我,一个城市班的作文交给了赵征溶老师,他负责这两个班的课本教学。 这样一来,对于我来说,每周只多了两节课,却多了60本作文的批改。但我知道,这是邰老和校领导对我的器重,给我这个当时最年轻的高中老师压担子,让我在工作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这也是对我的考验。而这种考验,邰老与校领导也是要担当风险的,万一出了差错,后果也是严重的。我不知道的是,其时那时候,我的工作关系还在黄浦中学,我在宝中只是借调。 在这一年中,邰老曾多次和我交谈,鼓励我向其他老师学习。他还告诉我,和我同在一个办公室的章寿明老师、赵征溶老师都是水平很高的,而且很进取,他们在教学之余还勤于笔耕,都有作品发表,要我好好向他们学习。 在这种情况下,我的工作是认真的,投入了自己全部的精力,除了上好每周的两堂课,我还在经常课后与同学们交流。那年高考,宝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我教作文的六班是录取最多的一个班。总算没有辜负邰老和校领导们的期望。 送走了这一届高中毕业班,我算在宝中站稳了脚跟。我从高一开始,又送走了一届高中毕业班,还担任了文科班的班主任。应该说,这与邰老的栽培和扶掖是分不开的。直到我离开宝中调到江苏人民出版社时,早已过了退休年龄的邰老还在宝中上班,为宝中的教学操劳忙碌,尽心竭力。 1991年,我在出版社工作时,记不得是谁电话告诉我,邰让之先生仙逝了。我无比悲痛,当时还拟了一副挽联,电报给宝中,挽联的内容已经记不得了。倏尔过去了快三十年。邰老已经离开我们三十年了,可他的身影还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在邰老铜像立成之际,谨以此文,追悼恩师,寄托哀思,表达我作为一个学生与后辈的崇敬,永远的崇敬。 本文系【何平】原创作品,宝应生活网经授权发布。 |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及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