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纵棹园维修扩建时,在竹深荷净堂红木桥东北的树丛里,堆放一批青灰色的大砖头。每块长尺余,宽五寸,厚三寸。有一块完好无损地摞在上面拐角处,背脊上铭文清晰,大意是“洪武九年×月,泰兴县××乡张××督造”。我知道,这是当年为防止出现“豆腐渣工程”,实行责任追究制的结果。这堆大砖头的质量的确没话说,如今烧造的红砖十分脆弱,用不了几年就腐朽,不好和它相比。晨练游园的人说,还看到形状一样、大小相同出自泰州、如皋、海安等地的铭文砖。他们问我:外地烧的大砖头怎会到宝应来的?这些大砖头又是做什么用的?这一问,便一下把历史的帷幕拉开到六百多年之前。 明朝初年,宝应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名叫柏丛桂。他精通水利,熟悉农情,虽身为平民,却喜欢为公益热情奔走。在百姓中享有美誉。因元末之时群雄并起,长年战乱不止,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历来被称为淮河洪水走廊的宝应至高邮一线,仅靠一道土堤,难挡百里大湖的汹涌狂涛。汛期一到,常常决口毁堤,不但宝应运东大片田庄泡在水中,广大里下河地区也随之成为汪洋泽国。柏丛桂对此一直忧虑在心。为使百万民众免除水患之苦,他趁朝廷广开言路之机,大胆上书言事,建议从宝应至界首造六十里砖堤。一个平民,敢于把意见直达帝王,全国并不多见。在当时总人口仅有两万多(因苏州徙民使人口增加的数字)的宝应县,自然是绝无仅有的“个案”。 朱元璋出身微寒,曾度过饥寒交迫的青少年时代,深知民间疾苦。掌握政权后,他不愿给刚刚摆脱多年战乱的百姓增加负担,主张让他们休养生息。说“初飞之鸟,不可拔其羽。”便在自己辖区内积极推行奖励垦荒的政策,并大力兴修水利。早在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攻克集庆(今南京)后,他就注意水利建设,建国之后则更加重视。他通令各地地方官,凡是老百姓有关水利的建议,必须即时陈奏。洪武十年六月下诏:“令民言事者,实封达于帝前。”(《中国历史大事年表》)所以,此时柏丛桂上书很快即获批准。朱元璋下令:“命扬州府所属州、县烧造砖灰,包砌高邮、宝应湖堤。”(《漕河志》)令高邮州知州赵原督造砖堤,以便行舟(《惟扬志》)。同时“发淮扬丁夫五万,令有司督造高宝堤六十里,以捍风浪。”朝廷以督造砖堤的诏令,给柏丛桂一个圆满的答复。 砖堤竣工后,百姓都钦佩柏丛桂的义举,感戴朝廷的恩泽。此公没有在铺天盖地的赞扬声中陶醉,继续沿运河考察。他觉得新筑的砖堤虽然比较牢固,但并非万全之计。因为船只仍在湖中航行,水面开阔,风急浪高,凶险依然存在。便再次建议,从槐楼至界首开一道直渠,两面筑堤,河湖分开,以保航船安全。此议州县均置之不理,未予上报。柏丛桂为拿出依据说服朝廷,不辞年迈,亲自勘测。湖中多淤泞草莽,水下坑洼不平,行走非常艰难,他以牛代步,坚持继续察看。洪武二十八年(1395),柏丛桂绘图附书,陈述利害,直接奏于朝廷。朱元璋再次批准他的方案,诏发淮扬丁夫五万六千,令他负责督造此项工程,并限期完成。柏丛桂不负众望,不辱使命,栉风沐雨,披星戴月,奔走于槐楼至界首一线,集众举役,全力以赴。大堤顶宽一丈,长四十里,仅用月余即提前竣工。堤成之日,引水入直渠,于内行舟,于外御浪。邑人有口皆碑,称湖堤为“柏氏堰”。这个美名一直流传到清朝后期。 后来,东西两道大堤虽经多次修复加固,但河形没有多大改变,明初的直渠,即为该段大运河的前身。1956年,国家水利部批准里运河(西干渠)整治工程,在西堤以西开新河筑新西堤。竣工后,老西堤还残留在新老运河之间,称为“中埂”。直到1982年,为适应北煤南运、江水北调的需要,扩大航运和输水能力,江苏省举办里运河中埂切除工程。这让人们想起了曾在历史上起过重要作用的“柏氏堰”,想到两次上书直达朝廷,均得到皇帝批准的柏丛桂老人。那许许多多坚如磐石的大砖头重又显露出来。后来,有的铺成道路,有的垒成墙壁,有散落在各处。它们不会说话,却在用无声的语言,证实那段几乎被人们淡忘的往事。 |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及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