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宝应生活网 首页 新闻资讯 宝应新闻 查看内容

不要让“超长假期”夺走幼儿的自理能力

2020-4-15 16:55| 热度:3800 ℃ |作者:陆爱洁|来源:宝应生活网|我要投稿

这个假期有点长,很多家长都盼着幼儿园快点开学了孩子在家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宝贝们一个个都变成了小王子和小公主,居家期间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呢?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说过: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培根也说过 ...

  不要让“超长假期”夺走幼儿的自理能力

  氾水镇托幼中心 陆爱洁

  这个假期有点长,很多家长都盼着幼儿园快点开学了孩子在家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宝贝们一个个都变成了小王子和小公主,居家期间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呢?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说过: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

  培根也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

  那么,什么是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学前儿童生活自理能力主要指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包括自我意识形成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全面提高,即掌握生活自理的技能,提高动手能力;感受自己的成长,树立自立意识;养成自己做事的好习惯,积累自理生活的经验。

  学前阶段是儿童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快速发展的关键期,随着能力的逐渐增强,他们不仅能够学会自我照顾,而且逐渐扩展到为集体做事、为他人服务,在此过程中感受到自我存在的价值。这种能力是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个体的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有着极突出的地位。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内容

  家长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1、 家长请学会“懒惰”

  很多家长会觉得带孩子太累,吃饭穿衣样样都得自己来,追着孩子收拾玩具,每天忙来忙去,孩子变得越来越懒,好像年龄越来越小了……

  其实只要家长学着“懒惰”一点,很多事情让孩子自己学着来做,放手让他们试试,情况就会立马得到改善。

  在保障安全的范围内,给孩子动手尝试的机会,成功带来的快乐也可以是双倍哦~别催孩子时间长、速度慢,耐心指导一定好过全部包办!这样孩子成长了,家长也可以省心省力很多。

  2、 家长请学会“计划”

  宅家的日子里最好帮助孩子制作一份假期计划表或每日作息表,充分利用每天的时间让这段时间过得更有意义。

  幼儿每天从起床开始,自己需要完成的事情有:穿衣服、洗漱、入厕、吃饭、整理图书和玩具等等 ,中大班的幼儿除了每天这些基本的自理内容,还可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洗手帕、摆碗筷、洗水果、浇花等等,家长将这些“小任务”制定到计划之中,孩子既有事情做,自理能力又得到了锻炼,一举两得。

  3、 家长请学会“鼓励”

  当家长放手让幼儿尝试学会每件事时,请给予他们足够的耐心和鼓励。不要认为这些对成人来说轻而易举的事,孩子不会做就是笨。我们要顺应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在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的道路上,请不要吝啬自己的“鼓励”,让孩子可以更有信心和勇气地去完成这些事哦。

  4、 家长请学会“畏难”

  我们都曾听过一些孩子对妈妈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妈妈,我来保护你。”孩子为什么会说这样的话语呢?因为在他们的眼里,自己什么事情都可以做的,可以保护妈妈的。所以,当家长表现出“畏难”情绪的时候,很多孩子都会想要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父母的。

  如果家长想让孩子做某件事情的时候,可以适当地表现出“畏难”的样子,装做不能完成的样子,其实这就是给孩子一个锻炼的机会,当孩子帮帮助家长完成了这件事情的时候,孩子是非常自豪的。

  例如:当家长收拾好洗干净的衣服,可以对孩子说:宝宝,咱们来个比赛,看谁叠的又快又好,在比赛的过程中,家长若故意的“畏难”放慢速度,孩子就有机会“赢”了家长,其实在这种比赛“畏难”的过程中,家长的“不可能”成就了孩子的“可能”。

  5、 家长请学会“坚持”

  对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不是几天就可以完成的事,这需要一个长期持续的训练过程。如果家长不能一以贯之坚持自己的教育方法,那么任何教育都看不到效果。

  好的习惯更需要家园的长期配合才能帮助孩子逐渐形成。所以,请家长坚持同步幼儿园中的常规教育,不要因为宠爱孩子或嫌孩子做事慢等就事事包办。

  爱的提示:5+2≥7

  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除了幼儿园,更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在幼儿教育界流传着一个算式5+2=0,意思是孩子5天在幼儿园养成的好习惯,周末2天时间就足以轻易摧毁,需要重头再来。就比如孩子在幼儿园的5天老师们会正确引导孩子生活自理能力,但是在家的2天家长会嫌浪费时间又“夺走”了孩子的自理能力。

  5+2=0造成的后果固然加重了老师的工作难度,但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造成的影响会更加深远!家庭的教育、家长的引导,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科学的家庭教育方式是让5+2≥7。来源:宝应生活网

   ☆ 宝应生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热门搜索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成长历程
联系我们
网友中心
投稿专区
赞助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宝应搜索
极速云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