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宝应生活网 首页 新闻资讯 宝应新闻 查看内容

宝应官沟村:沟渠阡陌勾勒出幸福模样

2020-4-26 15:15| 热度:3844 ℃ |作者:刘延龙 童融|我要投稿

“洼沟溪,洼沟溪,十年有九年被水欺。”一句顺口溜,反映了历史上扬州市宝应县安宜镇官沟村村民所处的艰难生活环境。官沟村历史久远,早在秦朝就有零星先民在这里生产、生活,直到明朝洪武年间,被苏州阊门赶散的贫民在这里定居繁衍生息 ...

  “洼沟溪,洼沟溪,十年有九年被水欺。”一句顺口溜,反映了历史上扬州市宝应县安宜镇官沟村村民所处的艰难生活环境。

  官沟村历史久远,早在秦朝就有零星先民在这里生产、生活,直到明朝洪武年间,被苏州阊门赶散的贫民在这里定居繁衍生息,人口得以集聚。官沟地名的来历亦有历史,相传东汉大将姚期死后,家人为选风水宝地,四处择墓址,后终在境内官沟组落址。据传,送葬船只十余艘,首尾相连几华里之远。由于官船停泊在较小的河道里,当地人便称为官沟,口口相传,沿袭至今。虽是官沟,但因地势低洼,河沟较多,当地人也称官沟为洼沟。

  在“农业学大寨”的运动中,官沟村曾提出“大寨治山我治水”的口号,对河塘进行填平,又不断进行复垦改造。如今的官沟村,环境优美,交通发达。北有生态新城的疏港路,中有淮江公路穿越村境内,南有沿广路横贯全村,水泥路面延伸至各家各户。排涝设施一应俱全,灌溉条件堪称一流,纵向的二横河、三横河主要用于灌溉和排涝,当地老百姓受洪灾之苦的日子已一去不复返。

  “现在的居住条件,过去想都不敢想,老百姓都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官沟村年已80岁的老人许克勇说,“过去,村民们住的是茅草屋,点的是煤油灯,很不安全,动不动就有人家失火。现在基本上家家住上了商品房,一家人住在宽敞明亮的房子里,真的很幸福啊。”

  近年来,官沟村不断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结合临城优势,通过搬迁安置,500多户村民住进了水韵江南小区。村民们居住条件改善了,村干部们又张罗起提高村民们精神文化水平的事情。村部周围建起两个健身广场,配有音乐器具,除农忙季节和阴雨天外,村民每天早晨和晚上都在广场唱歌跳舞。退休教师群体办起“官沟诗社”,以撰写诗词、曲、楹联为主,向不同诗刊投寄,发表了多篇古体诗词作品,其中,退休教师何许人先后有百余篇作品在有关诗刊杂志上发表,为宣传官沟村发挥了余热。

  “兴办民生实事,造福一方百姓”,这是官沟村历届村干部对村民们掷地有声的承诺。洪涝灾害治理、道路桥梁修建、村庄美化绿化、集体经济增收、农民居住条件改善等等。每一件实事,都让老百姓心悦诚服。“村里在镇园区购置了2幢标准化厂房用于对外出租,租金归村里;又拿出100多万元,在毗邻江苏省宝应中学处建28套学生公寓,租金也归村里。有了租金,也就有了集体收入,办民生实事也就有了保障。”村支书施兵说起村里所办实事,如数家珍。

  官沟村杨桥组75岁的村民王衍祥看到村里的变化,逢人便会赞叹不已。他说,村里过去处处是洼沟,现在建起了小区,有了黑色路面的公路,影剧院、歌舞厅、大型购物超市纷纷入驻,现在官沟村已成为一座”新城”。

  来源:宝应日报

  作者:刘延龙 童融

   ☆ 宝应生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热门搜索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成长历程
联系我们
网友中心
投稿专区
赞助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宝应搜索
极速云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