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老,人生如笔 人间最美不过四月天。眼看着,这个多情的四月就要去了,我的心情也随之沉重起来。随着疫情日渐好转,郝老的疾病加重在周边也就成了沉重的话题。疫与疾同样的发人反省。提起郝老郝名玲,在曹甸这是绕不开的话题。他的人生如笔,在各个阶段书写凡尘的点点滴滴。 初识郝老,他是那么的意气风发。记得那还是九十年代初,他在曹甸工商所任副所长,我刚大学毕业分配到子婴河工商所不久。“工商税务是一家”,那时候工商在地方来说还是个举足轻重的部门,每年系统会议在会招要集中开三四天。会议期间,遇见郝老我尊称一句“郝所”。其实,我敬仰他,他不认识我。虽说,尊重有年龄、有职务,也有他丰富的阅历的原因,可走心更多的是,他是笔杆子,是局里知名度比较高的,要算发表新闻报道却是最多的。那个年代,没有电脑,没有网络,打印机都是稀罕的,郝老正是用钢笔爬格子,一笔一笔书写工商人工商事。 相知郝老,成了忘年交,也就是这两三年的事。在这个阶段,他的人生好似铅笔一样,易碎易折。由于组织调动的原因,我到曹甸市监分局任分局长。刚到曹甸时,一次理发有一老板娘当我面,夸起郝老“他是大笔杆子”。此时,我才知道,他退休后遭遇不幸,已身患肝癌、肾癌十多年,每年要往返南京医院数趟,那不多的退休金早已入不敷出。原本我过两天要去拜望他,他当天主动上了门,有了我们之间的第一次促膝“交”心,我才知道他背后不与人说的心酸往事。当时,我是泪目的。这么多年,是常人无法理解的病痛摧残和痛苦的两难抉择一直在折磨他,如若心脏不足够强大早已垮掉了。难能可贵的是,他在坚持,一直没有放下笔,他一边每天服药与病魔打交道,他一边每天动笔关注曹甸的大事小事。在曹甸人的眼里,他俨然获得了新生,是拿起了“笔杆子”成了名记者。 人生泊上,遇事万千。前几天,郝老拖住沉重的身体来到我的办公室,面容愈发的憔悴清瘦。可一坐下来,声音还透着洪亮,思路依然清晰跳跃,甚至,他掩藏不住欣慰对我说,编写的《曹甸战“疫”群英谱》和《人生感悟》已经脱稿,即将编印。他还对我说,“分局是我的娘家,我还有点小私心,书里分局的人和事占了很大篇幅”……望着他疼痛剧烈难忍,想着他最近他的回忆,有写自己的《母爱》《一双旧皮鞋》,也有写曹甸的《不朽的丰碑》,再想想,在这个百年不遇的大疫当下,他一个75岁老人,以笔为枪,投身战“疫”,在非常时期,在离不开的病塌上,还笔耕不辍,发表120多篇文章……我不想打断他,我深知此中有真情,此刻他需要倾诉,只是偶尔插插话,“在您的身上我想到了爷爷,70年代患了职业病却说,不工作还拿工资呢”“与您的点点滴滴,我经常拿事说儿子要笑对人生”“您对曹甸的影响,我常与分局的同事共享满满的正能量”。快要午饭了,您才离开,整整两个小时,您说了50多年笔的生涯,还有您引以为傲的已出版的,《美在曹甸》在内的4本著作。可第二天,郝老出书的心愿便在微信群告之“未能如愿付印”,昨晚还在他习惯待的微信群“因病情不容乐观,早上就不再发微信问候了”。 真的, 有时候,习惯了是一个心酸的词,它可以替代一言难尽。可今天习惯了郝老的“笔”,正如他说,假如有一天,他“到没有病痛的天堂陪伴父母”,我真的会不习惯,可能动笔的热情也会少很多很多。 花期有限,人生无常。无疑,今年的四月不同于往年。我们已告别春寒料峭,迎来姹紫嫣红。我们都喜欢浓墨重彩,可更多的人热衷于网络很是惜笔。路漫漫,路过的都是风景,留下的多会是哲理。(扬州市宝应县市场监管局 乔修林) 来源:宝应生活网 |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及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