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拾萃|夏集车水号子 文/房殿宏 车水号子(又称锣鼓车)已有千余年历史。宝应南乡夏集的车水号子在里下河地区独领风骚,在兴化、高邮、江都、金湖等地域广为流传。历史记载夏集在汉代耕作时就需要车水排涝,古时有种传说,夏集的旗杆顶子和大运河河底一样平,形容夏集地势较洼。 夏季插秧时一旦遇到梅雨季节暴雨降临就要踩车排水,称之踩出水车。由车水劳动形式而产生了车水号子。每年夏季插秧时,种田大户都要请年青的庄稼汉踩“锣鼓车”,将一锣一鼓绑在扶拦棒上, 6~8人两班轮流,歇人不歇车。用一个铁车筹子插在水车轴的顶头,依绕丝线为计时,一般30分钟为换班时间。 踩车时其中一人敲鼓、一人敲锣,边踩边唱。锣鼓伴奏车水号子必须与车水节奏相吻合,踩车手车水时踩着鼓点子,踏着水屐子,应着水屐碰撞车拐的节拍,鸣和哗哗转动的车轮和水流放声高唱着车水号子。通常采用领唱加和唱的形式。 车水时的号子早、中、晚唱法不同。早上,刚踏上水车时,身心状态蓄势待发,由声音最嘹亮者起头一声长号子, “太阳哎——出来——一红彤彤哎——,国泰哎——民安——五谷丰哎——”,声调昂扬亢奋,把大家的激情激发出来,众人然后和上。 水上来之后,情绪稍稍平稳,便开始议论抒情,谈古唱今,这时仍承接起水时的旋律,唱“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等词,节奏也根据踩车节奏稍快一些;当车水了一段时间,吃过接茶之后,(9点钟左右吃点食品充饥)踩车人已经进入角色时,此时则唱起了浪号子。内容有唱古人、摆阵图等;时至中午,车水者又累又饿,力度稍稍降低一些,唱对花名、劝世文、即兴说景等柔美曲调;晚茶过后,踩车者已到体力极限时,则放慢速度唱男女爱情歌,调节劳动情绪,减除疲劳,起到提神助力作用。 常用曲调有《传十字》《四说四唱》《五句半》《说头字》《锄头调》《凤凰调》等等。如《叫我来来我就来》自敲自唱道:“叫我来来我就来,莫把锣鼓冷了台。冷了锣鼓犹之可,冷了水车水不来。冷了亲戚不来往,冷了朋友不宽怀。倘若冷了好姐姐,田里黄秧没人栽……” 明清至民国时期,夏集车水号子有了显著发展。崇祯三年冯梦龙的《时调集》中的《挂技儿》、《山歌》曾被夏集车水号子手采用。清末,夏集一些车水高手还背唱郑板桥的十首道情,本土名士冯立生曾赋诗赞道:“水乡何处作巧手,戏漩涡,原是串串坠田歌,刚放眼线钓音出,又闻天籁摇鼓锣。” 上个世纪40~60年代,夏集乡著名的民间艺人郑诚先生传承并发展了夏集车水号子,1955年底,郑诚用锣鼓车形式演唱的一首《绣兜兜》情歌,通过绣兜兜,真实描写了一位农村姑娘思念情郎的情怀,甜美纯真。他用纯真的高邮腔和道地方言,唱出了情悠悠、义绵绵的宝应民歌特色,深受人民大众喜爱。参加北京全国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汇演轰动京华,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同志接见。 夏集车水号子受到许多音乐工作者青睐,先后有刘帜、汪复昌、曹永森、雪飞、任丽等及北大段宝林教授带领中文系师生来夏集采集夏集车水号子。夏集车水号子原有500余首,现整理尚存120首,其中22首已入选《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江苏卷》,6首入选《扬州歌谣集》。 审稿/山石 总监/黄河 主编/阿紫 责编/无言 视觉/简歌 本文系晚安宝应(ID:waby2019)出品,宝应生活网经授权发布。 |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及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