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推进,各级政府一项又一项的利好政策送到了田间村头。不少新型职业农民应运而生,他们借着政策东风,善于思考、敢于拼搏,用勤劳的双手、全新的技术解锁了种田新方式。日前,记者来到宝应县夏集镇,采访种植大户郑飞。 郑飞今年35岁,是标准的新型职业农民。今年他在夏集镇承包了600亩粮田,并率先实行粮食种植全程机械化操作,从插秧机、旋耕机、植保机到粮食烘干机,他样样都有。 根据需求,郑飞今年又购置了一台无人插秧机。跟其他人相比,郑飞搞农业种植是名新兵,但他却对这片土地充满了信心。他认为,现在种田靠的不仅是勤劳,还得善于学习和使用新技术。 郑飞算了一笔账,与正常的种田大户相比,没有农业机械的全部靠外叫人工,1亩田盈利大概在300到400元左右。郑飞比他们高到500到600元每亩,因为他全程机械化,不需要再花钱去请别人帮忙。600亩田的利润在70万元左右。 对于一名80后而言,郑飞对他新型职业农民的身份很自豪,他认为,当下的利好政策帮他圆了科技种田梦,也让他在小康道路上越走越稳。 记 者: 胡华春 本文系水韵宝应(ID:syby269)出品,宝应生活网经授权发布。 |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及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