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宝应生活网 首页 宝应文化 宝应风情 查看内容

宝应往事拾零:吃油条引起的串想

2020-8-15 16:27| 热度:11973 ℃ |作者:何平|我要投稿

早饭吃油条,虽然可以用筷子,可我觉得还是用手撕开吃比较随意,吃完了,左右手的几个手指都是油,用餐巾纸擦了擦。就在擦的时候,我忽然想起了几十年前的这个情景,那时吃完油条,是把手指伸到发丛中(宝应话叫头发 ...

  吃油条引起的串想

  文/何平

  (首先声明,串想这个词也许是我的发明,犹如现在唱歌中的串烧,它是接歌混音,我是及物怀旧,如此而已。)

  早饭吃油条,虽然可以用筷子,可我觉得还是用手撕开吃比较随意,吃完了,左右手的几个手指都是油,用餐巾纸擦了擦。就在擦的时候,我忽然想起了几十年前的这个情景,那时吃完油条,是把手指伸到发丛中(宝应话叫头发棵)捻捻头发,把手上的油擦到头发上。不知道年纪大一些的朋友是否还记得这个动作?

  那是因为当时人的发质比较干枯,大多缺乏油质,所以不舍得浪费手指上的些许残留之油,用此滋润一下头发。

  我又接着想到洗头发的事,想到用肥皂洗头发的事,一串回想竟如滚滚江水,滔滔不绝……

  我们插队时是很少洗头发的,所以不在乎吃油条的油在头上多待几天,头发都是很脏的,如果只用水,难以洗净。和我同班组的胡瑞浒天生卷曲的头发,污垢深纳其中,他是用食碱洗的,那很伤发质。他二十出头就有许多白头发了,我怀疑与食碱洗头有关。我们是用肥皂洗头,有时用香皂,那属于高消费;如果用海鸥洗头膏,更是当时顶级奢侈品了。

  说起肥皂,又是一个题目。那时每家人都会储备不少肥皂。新买回的肥皂是软的,不经用,要风干使之变硬,才能经擦经用。比我小几岁的朋友刘宝选曾经回忆过,他最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用线把一块长方形的大肥皂分为两段。新买的肥皂虽然软,但用刀切还是不方便。用线的方法比较好,把线的一头咬在嘴里,一只手拉住另一头,在肥皂中间绕上一圈,用力一勒,肥皂就分为两段了。

  肥皂是用来洗衣服、洗被子的,可以除去污渍,只是漂洗是个问题,尤其是洗被子这样的大件物品。那时母亲要想被子了,总是选择一个晴朗的星期天,请一位阿姨来(付费一天是八角到一块)。一大早就起床拆被子。当时是不用被套的,分被里和被面,被面不贴身盖,不必每次洗。用一只大的木桶,放上搓衣板,在里面搓洗后拿到小河边去漂清。小河里水不深,很难清除肥皂残留,所以用一个捶衣棒在石头上敲打,把肥皂沫打飞,然后再下水漂洗,这样反复几次,就基本清洗干净了。拿回到院子里晾晒,到了下午三四点钟,被里晒干了,就又缝将起来。晚上被子盖在身上,有股很特别的“太阳味儿”,非常好闻,盖在身上也特别舒服。现在这种感觉很难寻觅了,也许是我嗅觉失灵的缘故吧。

  由被子我想到当时被头上往往围上毛巾。用两条毛巾中间接起来缝到被头上,这样可以挡住人头部每天接触的脏。过一段时间,只要把毛巾拆下来洗就可以了,因为毕竟洗被子是一个大工程。当时毛巾的作用是不小的,有的人家还把许多毛巾用针线联接起来,变成一个床单。如果是布做的床单,是要花布票的,而毛巾不用,况且许多人在厂里工作,劳保发的毛巾也可以节省下来,慢慢多了就可缝床单了。

  说起劳保用品,工厂里发得最多的就是手套了,每月都发,根本用不完。聪明的人就把手套拆成线绕成团,然后编织围巾或是线衣,也是勤俭节约的好办法呀。

  劳保用品的发放并不是按需要分配,完全是按计划分配,我由此想到“计划”这个词。“上计划”这是在计划经济时代常挂在口边的,那时几乎所有的生活必需品都是“上计划”的。有的凭票供应,有的凭证供应,而供应这些计划物资的人都会有一定的权力,变得炙手可热。我北京的一位朋友讲过,当时菜场卖带鱼是凭证的,每户人家每月一人一斤。当时卖带鱼的小姑娘对他有意思,只要他去买,把证打开,说一声:“十口人十斤。”在本上划上一气,就卖给他了,其实这个月他都买了三次了。

  当时走俏的大件商品,所谓“三转一响”(即缝纫机、手表、自行车加电子管收音机)在县城根本不是分配供应,完全要靠关系。我在宝中工作时,有一个学生父亲是供销社主任,我就请他帮我买一辆上海的自行车,他真挺帮忙的,帮我买了辆永久。我骑着这车上下班,还是挺威风的。

  那些年自行车一般没有人偷,街坊邻居都是知根知底的,你忽然多了一辆新的自行车,是很惹人注意的。但是,偷自行车铃铛的人比较多,有人自己的铃铛被偷了,就顺手牵羊偷别人的,抓住了也没有多大的事。所以有人停放好车,就顺手把铃铛摘下来,等再骑时装上去。在工厂工作的人,会做一个铃铛卡子,就是用一个弧形的不锈钢条两边打上孔,加在铃铛安装的螺丝上,这样就不容易被偷了。现在骑自行车的人还有,但带铃铛的似乎没有了。那个年代,几个年轻人一路骑着车招摇过市,一路响铃,不啻于今天一连十多辆跳着双灯的结婚车队。

  说起结婚,当年与现在真是不可同日而语了。没有太多的讲究,也没有过多的铺张。我的印象中,新房都是比较简陋的,大多是家里的旧房子腾出一间来,或者在院子里搭出一间来,十来个平米的房子,家具也简单。不过有个事是要做的,就是顶棚要用白纸糊一下,整个房间显得明亮许多。我大概为二三十位朋友糊过顶棚,成为糊顶棚“专业户”,还带出了一些徒弟。糊顶棚的第一步是拉铁丝网,铜丝不行,拉不紧。在墙的四周的一个水平线上每隔30厘米左右钉一个钉子,先留一个头,缠上铁丝后,两边一齐钉实收紧,这样就拉直了。编成方格就很平了。糊顶棚打浆糊也有讲究,要不厚不稀,太厚不易刷开,太稀纸容易破。从一个角开始依次糊,铁丝网上放一小块纤维板,一层纸在铁丝上,然后一张纸刷满浆糊从下面粘上去,小心翼翼地用棕刷刷开,让上下两层纸把铁丝网夹住。刚糊好,整个顶棚有点下沉,但只要浆糊干了,顶棚绷得平展如鼓面,敲上去咚咚作响呢。

  敲打着键盘,我这一气呵成的回想写了不少了,竟然从吃油条走着跳着到了糊顶棚,看来人老了,意念之马收不住缰了,还是就此打住吧,要不然不知七岔八叉到天涯海角去了。

  本文系【何平】原创作品,宝应生活网经授权发布。

   ☆ 宝应生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热门搜索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成长历程
联系我们
网友中心
投稿专区
赞助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宝应搜索
极速云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