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乡的木桥 文/何平 宝应在运河边,又是里下河地区,西有湖东有荡,是名副其实的水乡。水乡的特点除了沟汊纵横、舟楫往来,便是河桥随处可见了。 从前水乡的桥,大多是木桥,亦不十分宽阔。现在基本上看不到了。前不久又重温了电影《柳堡的故事》,里面的小桥让我又拾回了一些记忆。 水乡比较宽阔的平板木桥都在一些重要的集镇附近。我插队的时候,只有公社所在地的山阳镇和杨桥是有木栏杆的桥,与两边的路面相差的高度也不是太多,桥宽可达近两米,可以走板车、独轮车、自行车。这也许是因为靠集镇,人流量与车流量都相对较大,人流与物流的需要使得桥愈发显得重要了。 我最初插队的生产队叫朱桥,在山阳沟边,已经是山阳沟的最南端了。之所以称为朱桥,是因为朱姓的人家比较多,实际上朱姓的人家是在山阳沟的东西两边落户生存的。以前是一个大庄子,后来分属于两个大队了,沟东的叫朱桥,属公民大队;沟西的叫朱庄,属光辉大队。但他们是一门朱,起名的排行都是一样的,长字辈下面是明字,明字下面是振字。在前在朱桥与朱庄之间是有一座木桥的,这便是朱桥的来由。后来年久失修,而且关乎两个大队,虽然是一门朱,也是难以协调的,所以这座桥就没有了。毕竟相互间的往来不是那么多了。如果有必要往来,比如农村的红白喜事,反正有的是船,撑两篙子就过去了。 我没见过这个朱桥,但我的想象中它应该是没有栏杆的。在水乡,如果没有栏杆的小木桥,一般是比较窄的,不会超过一米宽,大概只有六七十厘米。因为不需要两边对面通行,只是单行道就可以了,在桥这边看到那边的人上桥了,就在这边等一下,让对面的人走过来,桥上没人了,再上桥前行。我想起在新西兰旅游时,那里的高速公路只有双向两车道,一来一去,车流量太小,而到了桥,就变为只能通过一辆车的单行道了。车到了桥前要注意观望,对面没有车,再开过去。水乡的桥也是这样,尤其是挑着担子,就更难在桥上相对而行了。 水乡的桥还有一个特点是比较高。有的距离水面有两三米,高且窄而无栏,这样的桥有恐高症的人走上去就心惊胆战的了。我觉得桥修得这么高,可能与桥下行船有关。太矮了,撑船的竹篙就立不起来,加上宝应夏天汛期与冬天枯水期水位的涨落差也比较大,因此桥与水面必须保持一个高度。山阳这样的桥不多,宝应的东乡比较多。我有一次和同班组的郑启伟去芦村向那里的知青学习生产920,就经过这样的桥。那桥只是细细的木干插在水中,上面架了木板,走上去摇摇晃晃的,我真不知道如果挑上担子走在这桥上是什么感觉,反正我空着手走过,已经是紧张得满头大汗了。 水乡还有一种临时的桥,农民称“跳板”。这原先的意思应该是指较大的船停靠时,搭在船和岸之间供人行走用的木板。而在农村大忙时,会在小河沟、或因灌溉临时挖开的小豁口上搭上一块较厚的木板供行走。尤其是挖开灌溉的豁口,可能只有两米左右,如果空手之人,完全可以一跨而过。但如果肩膀上挑着担子就难以跨过了。虽然这个豁口的水也最多只七八十厘米深,但完全让人望而却步。这就只能担上一块跳板了,虽然这跳板走得也不舒服,还会一上一下的颤动,弄得不好也会连人带担子滑下水去。 朱桥有位农民身大力不亏,有次要搭跳板。豁口在两三米宽,跳板有四米多,对面没有人,他硬是端着跳板的一头,平送过去,让另一头准确地落在对面的土地上,这两个胳膊的膂力真是让我们惊为天人。 现在水乡的木桥几乎绝迹了,完全被水泥拱桥和水泥板桥替代了,不像苏南的小桥还保留着石砌的形态,昭示着古老与技艺。现在的水泥桥真的是不敢恭维,除了牢固之外,在造型与技艺上没有丝毫值得赞许之处。其实,保留一些木桥,哪怕是新修一些木桥,只作景观之用,我觉得也是好的,木桥的造价不会太高,但带给人们的感官享受是大大超过灰头灰脸的水泥桥的。 (图片来自电视截图) 本文系【何平】原创作品,宝应生活网经授权发布。 |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及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