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河里的鸡头 赵志宏摄 “鸡头”飘香的时节 芡实,我们那里称它叫“鸡头”。它是老家宝应县乡村沟渠圩塘湖河里最普通、最平常、最不起眼的水生植物。一到秋天,湖里野生鸡头就开花了。我们背着书包,从湖边走过,对着高高耸立在湖中开着紫色花的鸡头指指点点。白露一过,花儿就谢了,长满刺的鸡头探出水面,十分引人。星期天,我们就挎着篮子,把椭圆偏长的木盆(是洗澡用的,又叫澡盆)背在背上,呼朋引伴,向湖边奔去。 到了湖边,放下木盆,衣服扔在芦苇上,穿一条短裤,光着上身,跳到湖里,一手抓着木盆,一手划水,慢慢将木盆靠近那圆圆的像斗篷一样的鸡头叶子,叶子浑身是刺,扎人很疼。我们在水浅的地方停了下来,从木盆里拿起铁钩子,手指轻轻拈起鸡头叶子的边缘,用铁钩子钩断那圆圆的叶子,顺手推到一边。一撮鸡头通常有五六张叶子,将叶子一一清除干净后,将铁钩子放到木盆里,深吸一口气,一头扎进水里,双手迅速挖鸡头根部淤泥,有的根须粗,需要两三次下潜才能将叶茎和鸡头一起捞起来。在水里摇上几摇,洗掉根上的污泥,再将叶茎和鸡头放在木盆里。潜水潜累了,就剥开一个嫩鸡头,从里面掏出鸡头米,放进嘴里轻轻一咬,米浆四溢,清凉微甜,十分爽口。随后又捞了几撮后,见木盆里叶茎和鸡头装得差不多了,我就拖着木盆上岸了。站在岸上,身上水珠直滴,一边喘气,一边望着同伴,一脸得意的笑。 老家人在采鸡头 赵志宏摄 回到家里,将一篮子的鸡头和叶茎倒在门前树荫下。这时母亲一手端个小板凳,一手拿个老虎钳子。坐在树荫下,一边将鸡头踩在鞋底下转动,一边给我讲鸡头的来历。 母亲说,早在很多年前,玉皇大帝与王母娘娘在天边游玩时,不小心将一粒果壳子丢到了凡间,正好就落到湖里,不久,湖里就长出圆圆的叶子,因得湖水浸润,开始开花结果。在湖中打鱼的人好奇地拨开那圆圆的叶子,发现圆叶茎上结了好多“石榴”,他们从水里捞起一只“石榴”,剥开见里面有一粒粒像黄豆一样的米粒,他们就试着带回家喂鸡,谁知鸡群第一次遇到这美食就争先恐后抢夺,个个斗得头破血流,人们便起名为“鸡斗米”。再后来人们也慢慢地喜欢吃“鸡斗米”了,渐渐地把“鸡斗米”叫成了“鸡头米”。 说话间,一只只“鸡头”上的猬刺被母亲用鞋底搓掉了。这时,母亲开始从四片鸟嘴似的花萼下手,分别向下撕开皮,里面是一层海绵状的胞衣,在胞衣里头,有的猩红很像石榴籽,有的嫩黄似玉米粒。从鸡头里掏出一粒粒籽放进小木桶里,然后用老虎钳将硬壳夹开,夹出来的鸡头米呈玉白色,宛若一颗颗饱满的珍珠,滚落在盘中。晒干后的鸡头米可煮粥,碾成粉可做糕点。 鸡头米夹完后,母亲又开始把地上一段段鸡头叶茎从一端沿着外表撕下那层带刺的薄皮,露出或白、或青、或红的茎,用清水一冲,切成一厘米的小段,和辣椒、大蒜一起下锅爆炒,它的美味,最令我们这些孩子嘴馋不已!更重要的是,这道美菜有我们自己的劳动成果,吃着更美、更甜、更香。 来源:扬州学习平台|作者:陆金美 |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及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