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通讯网络诈骗犯罪层出不穷,让很多人深受其害,为此司法机关持续高压打击态势,可让人料想不到的是,有些诈骗案件的赃款追缴到位后,在发还被害人环节也出现了诸多难题。近日,宝应法院执行局通报了最近执结的一批涉诈骗、退赔退赃执行案件。 2017年10月至2018年1月,被告人王某等人在常州、句容等地发布虚假信息,瞄准物流司机实施诈骗,涉案金额15万多元。 宝应法院法官助理朱浩: 主要通过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面发布虚假的物流信息,以带货的名义要求带货人过来运货要缴纳保证金。 法院最终以诈骗罪判处王某等人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因王某等人已将大部分赃款挥霍,所以执行局依法对王某名下房产进行司法拍卖。退赔款项是有了,可是受害人太多,要想把这些款项逐一发还到位的确不容易。 他们路途较远,叫人家过来也不现实,通过电话联系微信联系,这个过程中要人家提供身份证、提供银行卡号,我们才能帮他把这个钱退给他。 然而因为有些受害人被骗金额较少,且已有遭受电信诈骗的经历,给执行干警退款也带来了难题,有些受害人宁可放弃领取,也不愿提供收款帐户。 怎么说也不听,继续拉黑,甚至明确告诉你,我们这个钱不要了,请法院上交国库,主要还是不信任嘛。 面对这样的窘境,执行干警没有气馁,他们也想通过这一笔笔数额不大的执行款,唤起受害人对司法的信任。 电话不停打过去,然后再通过短信告诉他(如果)不放心,可以提供我们的证件号码,包括你这边的相关受害资料,包括你也可以打114,查询宝应法院这个电话核实我们的身份。 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朱浩和他的团队打了几百通电话,发了上百条微信后,终于成功向31名受害人退付赃款,而收到款项的受害人纷纷发来了感谢信息。 目前案件执行还没有结束,因为仍有部分受害人拒绝向法院提供收款账户,我们希望大家相互转告,让受害人尽早拿到应得的款项。 来源:扬帆 |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及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