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扬州市宝应县依托宝应湖优质水源,秉持生态养殖理念,在生态高效、绿色环保上探索新路径,产出的大闸蟹活力好、口感佳,河蟹产业年产值达30亿元,从业人员1.63万人,河蟹产业已成为宝应县水产的重要支柱、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载体。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食品的鲜活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让肉质细嫩、膏似凝脂的宝应湖大闸蟹,保质保鲜迅速抵达全国消费者的手中,成为“宝应湖大闸蟹”品牌走出去的新课题。 一场雨后,秋色已浓得如墨,老谭一早来到快递点,给远在上海的儿子又寄去一箱大闸蟹,想让孩子们尝尝家乡的味道。“一定要帮我打包严实,千万不能压,马上要给我寄哦,确保晚上一定送到。”填好单号后,老谭再三嘱咐着快递小哥。 对于远在兰州的杨建来讲,宝应湖的螃蟹,不仅是家乡的味道,也是他做餐饮的“秘密武器”。“一只只大闸蟹个大肉满黄多,不用添加任何佐料直接水煮,就能尝到螃蟹鲜嫩甘甜的本味。”杨建说,以前大闸蟹在兰州市场不大,运输成本导致销售价格过高,一批螃蟹要经过几天才能运到兰州。现如今顺丰直达,第一天寄出最快第二天就能到,螃蟹保证了新鲜的同时成本也下降了不少,成了兰州餐桌上的“新宠”。 宝应湖永政蟹业有限公司长期以来一直坚持生态养殖的方法,用一池好水养了一塘好蟹,今年 2000多亩蟹塘,产出的螃蟹相比往年个头更大。因为疫情,原本做得不错的出口生意被迫暂缓,门市生意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老板李永政把目光放在了国内线上销售,通过直播带货积攒了不少人气。中秋节和重阳节前后,李永政每天要从天亮忙到天黑,节日期间每天能销售螃蟹1000多公斤。 今年,宝应县河蟹养殖面积27.3万亩,产量达3万吨,受疫情影响,大闸蟹的线下销售额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5%~10%。可酒香不怕巷子深,今年宝应县充分利用线上销售优势,将“宝应湖大闸蟹”售向了全国各地。为了进一步服务广大蟹农蟹商,当地快递公司下沉到村,打造“家门口的寄递点”,实现了足不出户寄螃蟹,同时与各级政府、企业、媒体进行深入合作,通过电商运营、专项推广活动、惠农助农措施,拓宽宝应大闸蟹的销售渠道,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活力。 作者:乔杰 扬州学习平台 |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及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