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宝应生活网 首页 新闻资讯 宝应关注 查看内容

宝应三代乡村医生的一辈子约定 花季少女“接班”守护村民健康

2021-3-10 17:20| 热度:2181 ℃ |作者:徐成|来源:扬州日报|我要投稿

2019年7月,1999年出生的陈娟来到扬州市宝应县射阳湖镇蒋堡村卫生室成为一名村医。蒋堡村常住人口2600多人,多数是老年人,平常有个小病小痛,都习惯前往村卫生室,那里有他们信任的村医吴立龙、吴立巧。从医47年的 ...

老中青三代人守护的卫生室

2019年7月,1999年出生的陈娟来到扬州市宝应县射阳湖镇蒋堡村卫生室成为一名村医。

蒋堡村常住人口2600多人,多数是老年人,平常有个小病小痛,都习惯前往村卫生室,那里有他们信任的村医吴立龙、吴立巧。从医47年的吴立龙,早该退休享受天伦之乐,但他还一年365天出诊;从医41年的吴立巧,承担着村卫生室的值班任务,也是一年到头没有休息日。两人最大的心愿就是有年轻医生来“接班”,这一愿望终于实现了。

“这一年多来,我不但跟着两位前辈学医术,还学习他们一辈子守护村民健康的信念。”昨天,陈娟这样告诉记者。

白发老人坚守乡村近半个世纪

“吴医生,我孙子昨天夜里有点发热,请您看一下!”“吴医生,最近我的老毛病又犯了,还麻烦你瞧一瞧!”……村民们口中的吴医生名叫吴立龙,今年71岁,在宝应县射阳湖镇蒋堡村行医47年。

“吴医生的医术好呢。”前来看病的倪步义告诉记者,平常有个小病小痛的,村民们都习惯来村卫生室。“在这里看病,我们都放心。”

吴立龙是蒋堡村人,中学毕业后被送往县医院培训,成绩优异。面对众多选择,他毅然回到家乡成为一名乡村医生。他说,家乡的医疗条件比较落后,许多乡亲生病了只能去县里治疗,不方便。自己回去后可以学有所用,让大家不用出村就能看病。

47年来,吴立龙一年365天,天天在岗,随叫随到。“有一次,夜里两点钟的时候,我家孙子发热,高烧不退。我们没有办法,只能打电话给吴医生,他二话不说,连夜赶来帮我孙子看病。”

如今,吴立龙已是白发苍苍,两个女儿希望他退休回家享清福,吴立龙却说,这里有放不下的病人。

兄妹搭档治病救人

输液室里一位中年医生正在询问几位输液的乡亲的情况。这位医生名叫吴立巧,今年57岁,是吴立龙同族的妹妹。“我16岁来到卫生室,到今年也有41年了。我来之前卫生室就哥哥一个人撑着,后来就变成了我们两个人。看病、诊断我不如他,但是输液、打针他跟我比差得远了。”吴立巧医生自豪地说。

村民们竖起大拇指,“她给我们挂水,针头戳进去什么感觉都没有,一点都不疼。”四十多年来,吴立龙和吴立巧兄妹二人一直坚守在蒋堡村卫生室。他们最大的遗憾是卫生室里人手不够,没有接班人。

花季少女接下“守护承诺”

2019年,陈娟来到蒋堡村,卫生室多了一个年轻的陈医生。

卫生室建立了“居民慢病随访档案”,每隔几日,陈娟就会带着听诊器、血压仪去慢病患者家中问诊、体检,遇到病况异常的还要多跑几次。两年寒来暑往,陈娟得到两位“师父”的认可,在他们眼中,陈娟是位好学的“学生”,两人倾囊相授,快速提升她的技能。

陈娟善于与群众打成一片,不管到了哪一家,陈娟总是认真、耐心、细致地与病患沟通交流。卫生室经常开展外诊,陈娟总是按预约准时到村民家看病送药。

陈娟说,看到村民在自己的帮助下身体状况日渐改善,看到村民们的笑脸和认可,自己就觉得一切劳累和付出都值得了。陈娟表示,自己一定会接好两位“师父”的班,向他们学习,扎根乡村,把守护村民健康当做一辈子的承诺。

通讯员 徐成 记者 宫鋆煜 刘峰生

  来源: 扬州日报

   ☆ 宝应生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热门搜索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成长历程
联系我们
网友中心
投稿专区
赞助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宝应搜索
极速云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