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去旅行,自由的穿梭在古镇的大街小巷,停泊,前行。一个人听歌,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的旅途,一个人享受所有的事,然后开始,莫名其妙的依赖上独处的感觉! 宝应历史悠久,钟灵毓秀,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自唐代在这里置郴县始,宝应已经有了悠悠一千二百多年的文明史。这里诞生过“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明代画坛巨匠陶成、清代经学大师刘宝楠、京剧鼻祖高朗亭等历史名人;也有着“九里一千墩长,荷园八宝亭秀”的景观风光。 古戏台画川书院是一处别致的景点充分体现了纵棹园深厚的文化底蕴高高的戏台与连廊相接戏台的斗拱上雕刻着一个个戏剧脸谱尽显设计者精心独运.宝应本事京剧鼻祖高朗亭的故乡传说乾隆三下江南曾驻足宝应在这座古戏台上看戏由此可见当时的盛况。 八宝亭始建于明嘉靖辛亥年(公园1551年)原址在县南街中段南邻得宝河东傍真如庵当时县令岳东升撰文记述唐尼真如供奉八宝及肃宗改元易县名安宜为宝应.并立碑建亭.由赵朴初题额。 竹深荷净堂此堂是居于池中央的一座四合小院一座红木小桥与岸相连其桥拱是用直径1.5米的整块红木制作雕刻而成.这里竹林深深荷叶田田十分清幽。 宝应城中的城隍庙 宝应还是文人骚客灵思妙发的地方。宋代大诗人杨万里在《过宝应县新开湖》诗中留下了:“渔家足可压尘嚣,结屋圆沙最近梢。”的佳句,明代礼部尚书倪岳在《夜渡宝应湖》诗中也赞道:“湖光晃漾水波平,夜半舟人静不惊。”宝应是电影《柳堡的故事》的原摄地,一曲《九九艳阳天》至今还经久不息地在祖国的大江南北传唱着。 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给宝应留下来的诗句。
|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及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