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宝应生活网 首页 文学艺术 宝应文学 查看内容

芦苇荡中一支荷

2013-4-18 13:41| 热度:5811 ℃ |作者:潘联成|我要投稿

  ——读《荷乡之歌》有感  头顶芦花,脚踩蕻渣,开门见浪花;春吃菜,夏吃瓜,十冬腊月有藕渣!这是上一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宝应东荡地区最流行的话茬。时过境迁,快半个世纪过去了,上面所说的情景无论你到宝应 ...
  ——读《荷乡之歌》有感
  头顶芦花,脚踩蕻渣,开门见浪花;春吃菜,夏吃瓜,十冬腊月有藕渣!这是上一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宝应东荡地区最流行的话茬。时过境迁,快半个世纪过去了,上面所说的情景无论你到宝应地区哪个方位,都已经找不到原来的样子了!说中国人喜欢思旧,尤其是在外工作的游子,无论如何都不会忘记家乡旧时的影子,忘不了家乡的芦花荡,忘不了家乡的荷藕香,忘不了张鳅鱼时蚂蟥叮,忘不了滴水篙子冰渣凌……
  读了徐老的充满乡土韵味的文集《荷乡之歌》,不仅是我油然升起无限的感慨,一位从没经过专门文学创作学习的乡村农民,一位一直在农村工作且已退休多年的乡镇职员,竟然用他那手中笨拙的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充满浓郁水乡特色的风景图。展示了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很难再能遇见的生活图景。
  我与徐老虽然是同乡,但他已是同我父辈一样的老人,在那个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的岁月里,能从贫穷中找到生活的真谛,是极其难能可贵的!他的可贵之处不是说创作了一部鸿篇巨著,也不是徐老成为著名作家,而是在于他那种在苦难中追求善良,追求美好的思想境界,在于克服各种难以想象的困苦精神,在于从生活的最底层能挖出美好的风土人情的韧劲。
  有的人一辈子只认识钱,有的人一辈子只追求官,或许这些人能在钱和权中得到享受,徐老却不同,他有他足以让他得到享受的东西,那就是笔耕,永不停息的笔耕,人易老笔未老,这就是徐老的追求。
  要说《荷乡之歌》这部书,我倒要说它并不是一部了不得的巨著,而是一本具有浓郁水乡气息的连环画,每一个片段就是一幅最美的画面,一支芦苇,一叶荷,无不展示了荷乡的淳朴,清新,通过一百多个画面,我们懂得了淘藕人在劳动中创造了艺术,在“胥奶奶”的脸上,我们看到了荷乡人生活的巨大变化;“张鳅鱼”使我们又看到了鲁迅先生笔下少年闰土活跃在荷乡的芦苇荡中;“花香藕”不仅使我们感受到中秋合家团圆的气息,又能欣赏到荷藕的乡土文化;村名的由来,既能使读者感受到荷乡的村落分布的特点,又能让我们领略到荷乡村落的历史渊源……
  有人说,文学来自于生活,从《荷乡之歌》的内容和语言特点上,都使我们对这种观点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徐老生在水乡,工作在水乡,芦苇荡,荷花香是他的根,他忘不了他的故乡,忘不了乡音土语,忘不了乡里乡情,他用了最纯真的宝应方言为我们描摹了一幅幅动人的生活画面,淳朴中不失幽默诙谐,叙述中透着荷乡人的恬淡、温馨、和平。难怪有人说徐老的《荷乡之歌》是水乡的“山药蛋”的再现,是汪曾祺老先生的遗风。有人说文学创作是件很头疼的事情,然而,读了《荷乡之歌》,我倒觉得,文学创作却是一件非常令人愉悦的事情。徐老的创作就是在平凡的内涵,而往往最有生命力的正是那些最平凡不过的生活真实,我想,这也是徐老至今仍然笔耕不辍的原因吧。
  我认为徐老的作品就是芦花荡里的一支荷,在水乡这片湿润的土壤里,她会吮吸这块土壤里自然的养分,使她四面生根,八面开花,香飘万里。但愿水乡的这支荷能够把她最迷人的芳香留在文学人的心中!
  作者潘联成:宝应微型小说学会副主席
  宝应县水泗中学语文教研主任 
   ☆ 宝应生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 

相关阅读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热门搜索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成长历程
联系我们
网友中心
投稿专区
赞助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宝应搜索
极速云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