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宝应生活网 首页 悦图视界 图片故事 查看内容

《视界》:日本“震”变

2013-4-24 16:25| 热度:19242 ℃ |我要投稿

日本,地震之国。频发的震灾,鞭笞着日本人锻炼灵敏的神经,建筑坚固的房屋。生命与尊严,在最不安的土地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庇护。1923年9月1日,日本关东地区发生7.9级大地震,房屋倒塌12万间,损失惨重。关东地震后 ...



图为2012年9月1日,日本东京,一名女子扮演被压在屋底的受难者。REUTERS/Kim Kyung-Hoon


近十年来,日本耗资数千万美元,打造了“地震早期预警系统”。该系统旨在侦测地震最初迹象,并赶在地震爆发前向震中附近城市发出警报,帮助人们获得数秒钟的逃生时间。图为2012年10月,东京电力公司员工在进行地震演习。REUTERS/Kim Kyung-Hoon


目前日本拥有1000余个配备高灵敏度地震仪的观测点,高密度覆盖全国,实现实时数据交换。气象厅负责24小时监测地震,并根据法律要求,在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将信息传递到各处。左图为手机短信地震预警;右图为居民家的地震预警灯。


虽然仅能争取数秒时间,但“地震早期预警系统”却可以让高速行驶的列车提前减速;让正在运行的电梯迅速停靠接近的楼层并开门;或者让人们及时关掉煤气避免火灾。图为2005年8月16日,日本仙台,强震导致铁路停运,旅客步行撤离。IC


在日本举国提高抗震能力的同时,民众的自救能力也得到了提升。曾有数据证明——地震发生后的24小时内,自救逃难的人数远大于被救援的人数;图为2007年7月17日,日本柏崎市,一家人把修车场当作临时避难所。


多年的防灾教育,让日本民众十分重视住宅是否具备足够的抗震性能;家具是否被牢牢固定在墙上;床边有没有摆放防灾背包;里面是否装有足够的食品及求生物品。可以说,日本人的防灾意识几乎贯彻到工作、生活的每个环节。左图为防灾炊事用品;右图为日本家庭防灾包内的用品。


文明与人性化处处体现在日本社会的防灾系统中。据报道:地震发生后,城市的公用电话全部切换成免费;NHK电视台轮流用日语、英语、中文、韩语等语种,以及手语播报信息。图为2011年3月11日,东京涩谷,市民排队使用公用电话。


图为2005年5月10日,日本长久手町,用于搜救灾民的蛇形机器人。


每次地震后,日本灾民总能在社会机构的帮助下迅速恢复“生命线”——可以免费饮用三得利公司自动贩售机的饮料;711全部免费提供食品;大超市开放空间以供灾民休息。图为2011年3月13日,日本仙台,受灾民众排队取水。


阪神地震在日本救灾史上被称为“志愿者元年”。当时,有百余万志愿者自费奔赴灾区,并投身到赈灾救援活动中去。志愿者的表现,改变了日本政府长久以来的谨慎和限制态度。1998年,日本国会通过了《特定非营利活动促进法》,从根本上改变了NGO发展的法律环境。而在“311”地震中,志愿者们细致的工作更是及时抚慰了灾民。图为2012年3月4日,石卷市,志愿者为灾民做美容护理。Daniel Berehulak /Getty


按摩与泡脚,被当作接近灾民、了解灾民需求的一种手段。在最直接的肌肤接触中,人心最容易被拉进,灾民也会坦诚自己的一些需求。服务结束后,志愿者带着灾民需求回来,然后进一步研究怎么满足灾民的需求。图为2011年3月29日,一名志愿者给一名灾民按摩。REUTERS/Kim Kyung-Hoon


图为2011年12月,日本福岛,一个摄影师志愿者为灾民拍摄肖像。REUTERS/Yuriko Nakao


2012年,岩手县大船渡市招募志愿者分类整理35万多张地震遗留照片,这些照片被清洗、修复后被展出,等待人们认领。REUTERS/Toru Hanai


多灾多难的日本,孕育了小心谨慎的日本人。他们一次次经受震灾之苦,也一次次夯实着防灾系统——灾前预报、紧急应对、灾后救援、恢复重建。日本,这个与灾难赛跑的国家,赢得了世人的赞叹。

12
   ☆ 宝应生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热门搜索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成长历程
联系我们
网友中心
投稿专区
赞助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宝应搜索
极速云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