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为宝应人添光彩” ——泾河镇徐惠余在老区传授技术 一个多月前,当地里的小麦即将黄熟时,受国务院扶贫办委托,泾河镇张北村老农徐惠余作为一名农技员,奔赴湖北省红安县传授麦套稻栽培技术。如今他已圆满完成使命,胜利而归。他所去的红安县原种场赠予一面锦旗,上面绣着12个金色大字:油麦套稻,科技扶贫,无私援助。人们看到这面锦旗,竖起大拇指啧啧称赞。 红安县是全国著名的第一将军县、革命老区。老一辈革命家董必武、李先念就出生在这里。徐惠余到这里传授技术短短一个多月,能获得如此荣誉,这与他心系革命老区人民,倾注一腔热情,踏踏实实工作,作出可喜成绩分不开。 麦套稻是我省自主创新的一项新的农业技术。它具有“秸秆不焚烧,栽秧不弯腰、节本又增效、产量稳又高“等优点,在条件适宜的南方地区,可普遍推广。 徐惠余的家乡泾河镇,是麦套稻先进乡镇,连续多年获得大丰收。他本人对麦套稻已有三年多的实践经验,是个闻名远近的“老把式”。今年春天,国务院扶贫办决定在湖北、河南、江苏三省,选择10个县17个村进行科技扶贫试点,从宝应县农村挑选十几位农业技术员前去作技术指导,徐惠余当然成为合适人选。 5月8日徐惠余到达目的地——红安县原种场。下了火车,喝了两口水,就向农场干部要求到麦套稻田块实地察看。 麦套稻与一般播种方法不同,它需要用细粘土拌和泡过的稻种,表层裹上一层包衣,增加种籽重量,以便穿过麦楷,落入土中发芽生根。然而红安地区的土质与宝应不同,沙土与种籽粘不到一起,播种遇到上了困难,使老徐发了愁。怎么办?他焦急不安,冥思苦想,与当地农民共同研究,在沙土中掺入少量面粉,增加泥土的粘性,经过试验,巧妙地解决了播种难关。扬州市农科院专家顾克礼见后赞扬说,这个办法是一种新创造,值得介绍推广。 有了稚嫩的小苗如何使它尽快长齐长壮?当地第一次试种麦套稻,缺少实践经验。徐惠余每天早晨4点半钟就起床,从这块田跑到那块田,这个村跑到那个村,来回要跑8华里路,仔细检查苗情,有针对性提出措施,指导群众怎么灌水,怎么施肥,怎么除草,农工张惠芬的丈夫外出打工,家里只有她与一位70多岁的老母亲和两个年幼的孩子,既缺劳力,又缺技术。老徐把她当作帮扶重点,三天两头登门,手把手地教她技术。由于老徐作风深入,工作踏实,全场30多户哪家的地在什么位置,哪户住在何处,他一清二楚,出现问题可及时帮助解决。 徐惠余在红安经常忙碌得一身泥水。虽说体质不错,但毕竟年逾花甲,天天从早忙到晚,有时也感到很劳累,常常晚饭碗一丢, 就倒在床上呼呼大睡,当地干部群众说,他本来在家可以享清福了,可到红安这么吃辛受苦,真叫我们舍不得啊!老徐也直话直说,我吃点苦不要紧,要是你们秧苗出不好、长不壮,对你们不好交待,对国务院扶贫办无法交差;还有我是江苏宝应县走出来的,宝应也是个老区。我必须把工作做好,给宝应人增光添彩。功夫不负有心人,红安县原种场100多亩麦(油)套稻,长势好于当地手栽秧,群众喜出望外。 老徐在红安县传授技术时间不长,与当地群众关系十分和谐,已经融入老区群众之中,受到大家出自内心的尊敬。6月15日,原种场领导和全体党员特意邀请他一起到县烈士陵园,凭吊先烈,参观革命纪念馆,并在烈士纪念塔前合影留念。 徐惠余回顾在红安县这段难忘的实践后深情地说:如果下次还需要我作技术指导,我仍然报名参加,为帮助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我苦点、累点值得。 随着宝应经济、社会、科技的快速发展,宝应将有更多的人走出去,走向全国。希望他们象老农徐惠余那样,用自己的行动为可爱的家园争光添彩,为国家作出新贡献! |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及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