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运河在流经苏北里下河的千年老县宝应的时候,仿佛有意地转了一个弯,向东南80里便站着了,站成了一个袖珍型的乡村,那就是柳堡。 柳堡四面环水,多湖多荡,如同泊在水中的一只乌蓬的航船,正待向岁月的深处行进。柳堡人世世代代,种田打鱼,靠水吃水,习惯了淡泊的生活。 柳堡虽小,却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在全国地图上找不到“柳堡”,它是扎根在广大人民心中的。 柳堡本名留宝,从前只是水中一块很大的垛子,传说有位武状元前往镇江上任,船过运河忽遇恶浪,险些沉没。便改道内河,经留宝垛时风平浪息,状元郎抬头观看,见此地花香鸟语,水肥草美,是一个风水宝地,心中大喜,就留下腰佩的御赐宝剑,以镇邪避灾。从此,便有了“留宝”的名字,直至抗战年代,当地党组织领导人见留宝遍地柳树,宛如绿色堡垒,守卫家乡,遂改名叫“柳堡”。 美丽的传说和动人的故事像柳堡丰富的物产一样是我们的自豪和骄傲。看,波光粼粼的水面是群群的白鹅、麻鸭;稻浪翻滚的田野,绽露丰收的金黄。荷藕、慈姑、鱼虾、猪羊,如今更有那特种水产养殖龟、鳖、蟹、鳗,走向国际市场。改革开放的柳堡再不是守旧的柳堡了,这一片神奇的土地早已焕发出青春的光芒,“真想拥抱你呵/我的至今仍站立着的衣胞之地/我的躬耕了无数世代默默无言的乡土……” 柳堡是革命的老区,有过“小延安”的美誉,陈毅、粟裕等一代名将曾在柳堡驱马逐寇,保家卫国的烈火曾在这里熊熊地燃烧,生产自救支前参军的号角在这里响亮地吹起,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无数的柳堡热血男儿牺牲了自己的宝贵生命,柳堡是一片光荣的热土,是一块同样记载了中国革命征程的土地。 站在这片土地上,看柳堡民兵营“二妹子班”的姑娘们肩背钢枪,英姿飒爽地从身边走过,不能不令人心潮起伏,湿润的眼中是一望无际的芦苇,战争年代,这是一种植物的枪,这是一堵水上的铁壁铜墙,它是柳堡人革命业绩的见证,更是柳堡人抒写改革新篇致富新篇的绿色的笔。 柳堡地势低洼,过去十年九涝,状元的宝剑并不能驱灾,柳堡人知道一切得靠政府得靠人民。他们紧跟新形势,疏河道固河堤,治理水患;开公路通汽车,发展经济。目前,柳堡己有乡村企业40多个,初步形成电器、电子、机械、陶瓷、化工、家具等多种工业门类,“让世界了解柳堡,让柳堡走向世界”,这是柳堡人奋斗的口号、奋进的目标。柳堡有战争年代的辉煌历史,同样也有建设时期的灿烂一幕。 说起柳堡,不能不提到取材于柳堡、拍摄于柳堡、以柳堡为名字命名的电影《柳堡的故事》,直至眼下,中国的大地上仍然流行着那首温温柔柔清清亮亮的电影插曲《九九艳阳天》,“也许是很久很久以后/当人们再去谛听/还以为是一首天下无双的/柳堡民歌呢……” 谁能想到36年后,一个菊香蟹黄的十月的一天,小桥流水的柳堡,春意盎然的柳堡,竟然迎来了影片中那个汪着一泓湖水默默看她小哥静静地盼她小哥的“二妹子”——全国著名演员、原八一电影制片厂剧团团长陶玉玲,回到“娘家”。面对沧桑巨变,“二妹子”感慨万千:“我爱柳堡,柳堡是我艺术生命的摇篮,我是在柳堡这个艺术摇篮里长大的,我要在有生之年再创作出反映柳堡人民生活的作品,以不辜负广大纯朴热情的柳堡人民对我的厚爱。” 是啊,人民是艺术的母亲!柳堡是陶玉玲走向成功的开始,柳堡也给了我诗歌的营养,是我文学创作不竭的源泉。记得有个诗人这样说过“没有故乡就没有诗”,我的爱和我的灵感与柳堡有着一条永远割不断的脐带。《柳堡少女》、《柳堡》、《柳堡风》、《十月,在柳堡》、《柳堡民歌》……这些都是柳堡“襁褓过我的日月的再版”。我爱我的柳堡,我要深深地扎根于这片肥沃的土壤。 柳堡,柳堡,对我讲述崭新的故事吧,期待你张开手臂把那丰富的宝藏喷吐出来,注入每一个人的血脉,注入每一寸火热的胸膛……
|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及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