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哉,宝应乱针刺绣 ——宝应乱针刺绣历史、传承、创新和发展情况概述 引言 鲁垛镇隶属江苏省宝应县,地处宝应县的中心位置。水陆交通便捷,京沪高速、省道331、237、京杭大运河、安大公路穿境而过,距扬州机场80公里。坐落在安大线路边的鲁垛镇立着一块巨石,镌刻着“锦绣鲁垛”四个大字。语涵双意:其一,鲁垛镇经过数代人的努力,形成了品味极高、底蕴深厚、影响较大的特色产业——乱针绣;其二,古镇鲁垛是青春焕发、一片锦绣繁荣之地。不知多少代鲁垛人在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刺绣基础上,取长补短,将艺术大师杨守玉的刺绣手法融合揉入本地的传统刺绣技艺中,创新发展、凝聚升华,自成一体——乱针绣,将鲁垛绣成一片锦绣。 一、历史 1、从秦汉时起境内即渐次出现缫丝手工作坊。鲁垛是古三河的一部分,诞生过许多美好的传说,包括中华人文始祖黄帝之妻,养蚕制桑方法创造者嫘祖,一直给人以古老神奇之感。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为北上伐齐开凿邗沟,此地临近入淮口射阳。此后,过往船只带来江南文化,当然也包括种桑、养蚕、缫丝、织锦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技术。《宝应县志》载:“从秦汉时起,境内即渐次出现砖瓦、酿酒、缫丝等手工作坊。”可以佐证此说的《张助载李,流为神话》告诉后人,早在汉代宝应地区即有成片桑林。由此可见,鲁垛境内作为刺绣之乡,最迟要追溯到唐代。 2、李白在游历宝应时就留下了千秋佳句。宝应民间刺绣的历史源远流长。根据我国史籍记载,早在1250年前的唐朝,也就是唐天宝五年(746),46岁的大诗人李白,春初在苏州,后盘恒于扬州、宝应(古称安宜)、淮安等地,秋日复返扬州。其间,在游历宝应赋的《白田马上闻莺》诗中就留下了“蚕老客未归,白田已缫丝”的千秋佳句。可见盛唐时期,宝应县鲁垛镇的缫丝以及刺绣民间工艺就已很发达。而在诗仙给宝应县令的《赠徐安宜》一诗中,亦有“制锦不择地,操刀良在兹……川光净麦陇,日色明桑枝”等诗句。现今鲁垛镇境内的鲁庄,就是当年“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的李白,游览当年宝应县鲁垛镇的鲁庄,在颇具规模的佛教寺庙海宁院,饶有兴味地与僧侣品茗谈经,录下途中见闻,赠予好友徐姓县令。 3、文天祥舟至宝应境内挥毫写下脍炙人口名篇。南宋1279年覆亡,元将张洪范押解文天祥前往大都(今北京),8月24日从建康(今南京)出发,27日夜宿扬州。为防义军途中劫持,没走大运河水道,而是沿邗沟东道,穿越湖荡北上。舟至宝应境内望直港东成子河时,已是8月30日晚间。面对夜壁孤灯,感慨万千,挥毫写下脍炙人口的名篇,五律《宝应道中》。有句“征袍共衮绣”。“征袍”指战将,“衮”谕帝王,意在国难当头,必须君臣同心。然而,作为诗眼的“绣”字,则是途径绣乡鲁垛境内之时获得的灵感。 4、马可•波罗途径宝应留下“丝产量很高”的文字记载。元代时,一位名闻世界的第一个向西方介绍中国的西洋人马可•波罗,在中国侨居了17年。侨居期间,因通晓蒙古语和汉语,得到了元世祖的信任,做了三年的扬州总管。期间1283年,马可•波罗乘舟东游,饱览湖光水色,领略田家风情,途经宝应鲁垛境内,雅兴甚是为高。此后,在他所写的名著《东方见闻录》(又名《马可•波罗游记》)中用外文又记载了宝应的民间刺绣。有一段说到当地的缫丝织锦:“晚上,来到一个大市镇,名叫宝应。居民信仰佛教、崇拜偶像,对死者实行火葬,使用纸币……他们靠工商业维持生活,丝产量很高,并且织成金线织物,生活必需品极为丰富。”由此,可见当时宝应的市井十分繁华,更显见那时的宝应缫丝业以及民间刺绣、各种金线织物的发达。《东方见闻录》,被称为世界第一大奇书,被翻译成一百多种文字、抄本、刊本流传甚广,既沟通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又促进了15世纪末欧亚新航路的开辟,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因此可以讲,宝应鲁垛的民间刺绣,不但历史悠久传承逾千年,而且传遍了地球的东方,更流传到了世界的西方。 5、鲁垛境内栽桑、养蚕的普遍和悠久。《宝应历代县志类编(简称〔类编〕•经济类•物产•木类)》:“柳、榆、桑、椿……”桑在树木中名列第三。《类编•经济类•赋征》:“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桑一千四百五十株,丝九十斤一十两……嘉靖四十四年(1565),官名桑一千四百五十二株,每株料丝一两,共丝一千四百五十二两。绢七十二匹,每匹折银七钱,共银五十两四钱。零丝十二两存留府库,其丝每一两折银三分五厘,共银四钱二分……”可以看出官府早就将此列为固定财政收入的来源。鲁垛镇文化干部徐乃洵先生收集许多当地谚语。其中“桑树从小育,孩童趁小教”和“蚕老麦黄一伏时”等,都已收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宝应县资料汇编》,他从文化和历史角度向世人证实了鲁垛境内栽桑、养蚕的普遍和悠久。 6、民间刺绣使千家万户的少女生活多姿多彩。古往今来,女红被当作女德之一世代沿袭,鲁垛甚于他处。心灵手巧,绣花纳鞋是姑娘家一定要具备的技艺。谈亲事,娶媳妇,要先访访是否有此特长。粗手笨脚的女子是受人鄙视的。绣女多,刺绣的花线需求量就大。绣女们端午绣虎鞋、虎帽,中秋绣“白兔望月”,春节前绣“富贵牡丹”、“年年有余(鱼)”,新婚前绣房门帘、枕头套、屏风、帐栏、花鞋、绣袄等等,至于绣包、香袋之类,更是举手之劳。刺绣使千家万户的少女生活多姿多彩,堪称大姑娘、新媳妇们的“青春伴侣”。“姐在房中绣兜兜,绣个兜兜送把情哥哥,上绣金龙盘玉柱,下绣狮子盘绣球。情哥哥,送把我家哥哥兜心口。”这是一首名曰《绣兜兜》的鲁垛车水号子,又名《锣鼓车》。1956年,农民歌手郑诚以此首号子赴京参加全国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唱进中南海,得到国家领导人的赞赏。后来由著名歌唱家雪飞演唱,并灌成唱片,流传海内外。 二、传承 1、解放初期鲁垛就举办了刺绣艺术培训班。1949年冬,祖国大地还沉浸在新中国诞生的热烈气氛中,做了土地主人的农民,怀着对传统手工艺术刺绣的深厚感情,选派男女青年到陶林区(解放初期鲁垛所属的行政区划)参加文艺刺绣培训班。这次培训班是由刚建立不久的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团县委和文教科共同组办的,从全县各区抽调了五十多名青年骨干参加学习。培训班上,他们学习时事政治、刺绣艺术、美术和戏剧表演,观摩了二分区人民剧团的现场刺绣表演和其它文艺演出。培训班的刺绣课上,刺绣被老师说成是一门艺术,在传承的基础上再创新,十分讲究技艺和绣法。在培训班上,新一代的姑娘们把这种新的绣法带回来,庄上的姑娘们看着新奇,跟着学、相互教,新法刺绣便在鲁垛慢慢地传开了。那时候,哪个姑娘会新法绣花,她家的门都会被媒人跑破。 2、文物的保护和修复专家是培训班学生的老师。此次培训班中,担任刺绣老师的年轻人叫胡继高,宝应人,曾就读于丹阳正则艺专和苏州美专,在正则的刺绣课上得到过杨守玉教授真传;参加工作后,在县人民教育馆(文化馆前身)搞美工;五〇年调扬州行政专署,后调华东文物工作队。一九五六年被选送到波兰留学六年,研读文物的保护和修复。现在是中国文物研究所研究员;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第七、第八届北京市政协委员;第八、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他虽然终身从事文物工作,但从未放弃过对绘画的爱好和追求,他又是著名的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刺绣课上,胡继高所教的绣法创新了历来“密接其针,排比其线”的传统手法,用了纵横交叉、长短不一、疏密重叠和灵活多变的针法,以“彩”集雅,以“乱”构谐。特别是他带来的作品,简直令人难以相信那是刺绣,人物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景物光彩迷人,像油画,又像似作了色的照片。 三、创新 1、村民莫学春办起了小绣庄。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鲁垛镇向阳河南的三新村,有个村民莫学春,他经常到苏锡常一带出差。他看到那些刺绣品,正是家乡流行过的沿袭已久的新法刺绣,不过手法更精细、色彩更鲜艳、画面更新颖。回来后,他走访了一些民间刺绣好手,向她们介绍江南“乱针绣”情况,告诉她们刺绣做得好,坐在家中也能赚钱,省得跑多远的外出打工。他这一说,把个个的心都说得活起来,有几名会绣的妇女夹着绣包结伙下了江南。她们在常州看到,绣坊遍布,绣品精美,技法新颖,加之现代化条件的应用,多彩的染料使丝线色彩更丰富,彩色喷绘让绣稿更接近原作。的确,她们原来的刺绣新法已经不新,虽然针法相近,但效果两异。于是,她们住了下来,认真地拜师学艺,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也将自己的经验与对方进行交流。几个月后,她们学成归来,就在家门口飞针走线,办起了小绣庄。这一来,吸引了本村不少妇女的眼球,纷纷要求学艺。一时,搁置多年曾受冷遇的刺绣,又以崭新的形式,在宝应的东荡水乡鲁垛镇红火起来。 2、鲁垛镇政府给予支持与引导。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鲁垛镇党委、政府历来十分重视乱针刺绣产业的发展,意识到这是培大培强传统产业,推进妇女向非农业生产转移的好渠道,不失时机地给予支持与引导。多年来,多次召开现场会,会上以演示技艺、现身说法等方式普及推广乱针绣技艺。并多次组织全镇广大妇女分批到常州等地的绣坊作进一步学习;多次邀请南京爱涛公司、常州刺绣研究所等单位的刺绣大师亲临鲁垛培训指导,提高技艺、提升品位,扩大影响。就这样,一支高素质的绣姑队伍迅速成长、壮大起来,鲁垛的乱针刺绣业走上了健康的产业发展之路。 3、在鲁垛出现了一批工厂化、集约化生产的产业群。鲁垛乱针刺绣,在党委和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得以迅速发展。党委和政府帮助企业、绣坊、绣庄一起策划,扩大规模,培育亮点,树立品牌,使以国凤、长霞、顺扬、华艺苑等为龙头的刺绣企业得以快速成长,把自古以来闺房绣坊内的小手工作坊,逐步变成一批工厂化、集约化生产的产业群。目前,全镇有刺绣企业30多家,绣坊绣庄300多家。乱针绣已成为鲁垛镇老百姓发家致富的手工业。其间,涌现出一大批能人技师。他们树立典型,如国凤刺绣厂莫元花女士,先后获得“扬州市首席员工”、“扬州市劳模”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华艺苑刺绣研究所朱军成,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工艺名人”、“美中教科文组织首席工艺美术家”等高级荣誉;长霞刺绣厂杨长霞,先后被推选为县政协委员、市妇女代表;绣姑王文兄被评为扬州市“双学双比”先进个人、县创业女带头人。这些企业分别在南京、苏州、扬州等地设立销售“窗口”,约定统一销售指导价,建立规范的行业价格体系。同时,镇党委、妇联、成校、劳动所牵头,每年对绣姑们进行专业技能培训,评定技术职称,并在全镇绣姑中开展岗位练兵、结对竞赛等活动,提高绣姑的技能。玉汝于成,经过三十多年的精心培育,水乡的绣园内终于绽放出五彩缤纷的鲜花。 四、发展 1、鲁垛镇新建了乱针刺绣产业园。乱针刺绣产业园由六幢漂亮洁白的楼式厂房构成,依次排列在产业园东边。园区占地面积40亩(约合2668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9000平方米。产业园内迎门而建的是极具地方特色的乱针刺绣艺术馆,馆内大厅正面的红木屏架上,展示的是一幅巨大的刺绣作品《荷》,那是荷藕之乡—宝应的图腾,只见画中,碧叶随风摇曳,荷花玉立婷婷,鸳鸯戏弋其间,彰显勃勃生机,昭示无穷活力,一如兴旺的鲁垛乱针刺绣产业。 2、鲁垛的乱针刺绣现发展成为江苏省文化精品。鲁垛的乱针刺绣是继玉器、漆器之后,新兴崛起的扬州市第三大民间特色工艺品,扬州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作品远销海内外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绣品《归程》,1997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选赠给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作为庆祝香港回归的大礼。2007年元月31日,以副市长玛丽•让女士为团长的比利时布瑞市代表团到宝应考察,慕名参观鲁垛乱针刺绣。当她了解了鲁垛乱针刺绣的历史,观看了绣姑们的现场演示,观赏了展出的作品后,对心灵手巧的鲁垛绣姑们的高超技艺惊叹不已。2008年元旦,文化金箔集团总裁、全国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江宝全考察鲁垛乱针刺绣时,欣然题词“宝应乱绣,闻名天下!”2008年五月,国凤刺绣研制中心接到有关部门和北京奥组委通知,为北京奥运会赶制三幅刺绣。接到任务后,70多名绣姑加班加点,夜以继日,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绣制。其中作品《万里长城》、《北京天坛》均为长8米、宽4米的巨幅,气势恢宏,工艺精湛,堪称巨幅中的精品之作。2009年举行的俄罗斯“中国年”活动中,鲁垛有三十多幅作品亮相“国家展”。 3、乱针刺绣已成为鲁垛镇的特色文化产业。现在的鲁垛镇已今非昔比,乱针刺绣已成为该镇的特色产业。那些上万名从业的绣姑,已不再是围着“田头、灶头、炕头”转的农家妇女,而都成为身怀绝技的刺绣能手,达•芬奇、凡高、齐白石、徐悲鸿……经常是她们谈论的话题,《蒙娜丽莎》、《向日葵》、《虾》、《奔马》等刺绣作品全经她们之手针刺线绣而成,几可乱真。正是她们在绣美生活、绣美家园的同时,绣美了社会,绣美着人生,绣出了鲁垛的一片新天地。 结语 历经600多年的沧桑变化,当初的一个墩阜,早已田连阡陌,成为古老绣乡的中心集镇。30年的改革开放,让这片土地生机勃勃,欣欣向荣,实现万民同乐的全面小康。如今的鲁垛,千家万户安居乐业,作为江苏省文化精品之一的乱针刺绣,乃扬州市继玉器、漆器后第三大民间特色工艺品,被列为扬州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是吸纳农村妇女万人以上,年创产值9.5亿元的文化产业集群,名副其实的乱针刺绣之乡。 鲁垛镇人民政府 二0一二年五月六日
|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及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