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宝应生活网 首页 宝应文化 宝应风情 查看内容

宝应方言中的历史遗迹

2013-9-27 18:26| 热度:7429 ℃ |我要投稿

方言是一个地方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在宝应方言中,有不少历史遗迹可寻。  古语遗迹:吃过啦?宝应话如果是调侃、骂人的语气,都说成“食(Yi)过啦?”食这个字读衣,是古字读音。  移民遗迹:睡着了,打个盹,宝 ...
       方言是一个地方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在宝应方言中,有不少历史遗迹可寻。
  古语遗迹:吃过啦?宝应话如果是调侃、骂人的语气,都说成“食(Yi)过啦?”食这个字读衣,是古字读音。
  移民遗迹:睡着了,打个盹,宝应话叫“到苏州了”,仿佛是梦回故乡了一般,说明宝应先民中,有一部分人是苏州移民。
  地域遗迹:在宝应话中,外地人都称为“外路人”,路和道一样,过去都作过行政区域,民国初年,宝应就属淮扬道。古代好多城市都叫路,杜牧诗“春风十里扬州路”,这里的路是指城市、地域。
  风俗遗迹:“绿蜡烛”是骂年轻人的一句话,过去十六成丁,十六以前去世,套蒲包或用小匣子悄悄埋掉,不办丧仪;成丁但未成家的去世,点绿蜡烛;成家的花甲之前去世,点白蜡烛;花甲之后去世,点红蜡烛。可见“绿蜡烛”是一句骂人很毒的话,说人家死得早,没有后代,连哭他的女匠都没有。
  近代遗迹:花钱大方,出手阔绰,宝应人会说这个人是“华尔街的大老板”,民国年间,宝应人就知道世界上有个叫华尔街的地方。
  地缘经济对方言的影响逊于现代传媒的影响,随着普通话语汇的推广,地缘方言已逐步消失。小包车改成了轿车,脚踏车改成了自行车,皮夹子改成了钱包,寸头改成了现金,化学改成了塑料......以上所用的旧词汇都是受上海地缘经济的影响传进宝应的。
   ☆ 宝应生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 

相关阅读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热门搜索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成长历程
联系我们
网友中心
投稿专区
赞助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宝应搜索
极速云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