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宝应生活网 首页 宝应文化 宝应历史 查看内容

宝应南门外宝塔根的历史传说

2013-11-3 17:44| 热度:7288 ℃ |来源:范学望|我要投稿

在宝应南门外有个宝塔根,却没有宝塔。,既然有根基又何以无塔?这里有一个奇妙的民间传说。 很早的时候,宝应南门外矗立着一座高耸的巍巍宝塔,大运河上往来船只老远就能看清,船夫客商远眺之后,往往感叹一声宝 ...
      在宝应南门外有个宝塔根,却没有宝塔。既然有根基又何以无塔?这里有一个奇妙的民间传说。
      很早的时候,宝应南门外矗立着一座高耸的巍巍宝塔,大运河上往来船只老远就能看清,船夫客商远眺之后,往往感叹一声宝应到了。他们可以停船歇脚看一看宝应的风光。宝塔就这么默默无闻地静立在城外。
      当年“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曾登临此塔,吟有《登宝应塔》一诗,诗云:五色云中耸七层,不知何代法门兴。归来远客时凝望,老去高僧巳倦登。金铎无声风未起,宝瓶有彩月初升。忽闻梵语横空下,疑是檀那夜看灯。
      宝应塔建造于何年,现巳无法查考,但秦观逝世于公元1100年,塔毁于公元1561年,据此推论,宝应塔当存在500年以上。
      传说宝塔的北面住着十来户贫穷人家,茅舍低矮,再加无力维修,屋顶早已茅稀草薄了,每到寒冬屋内冷如冰窖,都盼着白天的太阳能暖和暖和。然而宝塔常常挡住了这些人家的阳光,使这些人家叫苦不迭,想搬迁又无力量,只好感叹地说:何时宝塔搬开就好了。他们都知道这只是说说罢了,想搬走宝塔,根本是不可能的。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这话被这儿一户人家的张邋遢深深地烙印在了心中。张邋遢当时还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没有父母同哥嫂生活在一起。哥哥常年劳作在外,于是他和嫂嫂相伴苦度日月。
      “嫂嫂,你说这宝塔能搬走吗”
      “傻弟弟,这怎么可能呢!宝塔是生了根的。”
      “那它就老这样挡着我们的太阳了”
      “这有什么办法呢?”
      张邋遢从此就常围着宝塔转悠,似乎在丈量宝塔究竟有多粗;还不时地手搭凉棚盯着塔尖望,似乎在计算宝塔究竟有多高。
      一日,张邋遢从外面弄来很多粗糠,自此他就不停地像农人搓绳一般在揉搓着粗糠。糠不像稻草,稻草可以搓成绳,糠可是搓一把散一把,搓着散着。张邋遢搓了一天什么也没搓成。嫂子见了很奇怪,问:“兄弟,你这是干什么?”“我要搓一根大绳把宝塔背走。”“糠怎么能搓成绳呢!别说痴话啦。”“我就要搓。”
      嫂子拿他没办法,只好由着他。张邋遢一天一天地搓。搓呀搓呀,手上有了泡,搓呀搓呀,手上滴下血。泡破了又起了茧,张邋遢还是搓。
      张邋遢不知搓了多少时日,可他的手下什么也没有。嫂子见了怜惜地说:“兄弟你成仙了,绳真的搓出来了。”嫂子的话刚一落口,张邋遢的手下粗糠绳像游龙一般窜了出来,黄灿灿,金亮亮,又粗又韧,转眼间一条百丈长绳盘旋在家前屋后。
      原来张邋遢曾做了一个梦,仙家告诉他用糠搓绳就能背走宝塔。张邋遢问这哪能成!仙家说只要有一天有人说你成仙了,一切便成了。现在真的成了,张邋塌也成了仙。他用糠绳缠起宝塔一使劲就背了起来。张邋遢背着宝塔沿运河南下在半空中巡视,觉得放在高邮运西的湖畔最好。从此高邮有了两个宝塔,宝应只留下了一个千古流传的宝塔根。
      周恩来总理生前还曾问过在他身边工作的宝应籍外交官范承祚先生,知不知道宝应有个宝塔根……
      可想,宝塔根的历史渊源流长。
   ☆ 宝应生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热门搜索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成长历程
联系我们
网友中心
投稿专区
赞助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宝应搜索
极速云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