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故乡印象总觉得不大妥当,姑且先这么说罢。我的故乡宝应从前叫安宜,传说唐朝的时候有个皇帝一天夜里做梦梦见八件宝贝,第二天便有大臣上奏说在安宜县的某个地方掘出了八件宝贝,龙心大悦,以为应了昨夜的八件宝贝的梦,遂改年号为宝应,并赐名安宜为宝应。据说现座落在宝应公园里的八宝亭便是那个时候皇帝叫人造了以记本事的。八宝亭以前读书的时候和同学去公园玩经常看到,没什么特别的印象,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四角翘起的亭子。古迹往往是这样的,就像一个同学跑去看醉翁亭,回来失望地说没什么么。八宝亭听外婆说是宝应十景之一,其它的我就记着个一宿庵和三元巷。一宿庵传说是乾隆下江南时路过宝应曾在此庵下榻过一宿,因而得名。乾隆皇帝多少官邸不去下榻却偏要下榻在一个庵里,真叫人费解。大概他风流的盛名在外,老百姓们便把有其实没其实的风流韵事都归在他的名下了。 宝应公园又叫纵棹园,纵棹园的棹字还是和外公一起去公园的时候外公教我认识的,外公还告诉我纵棹就是划船的意思。后来我读到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总觉得很亲切。纵棹园听外婆说原来是一个姓曹的翰林的私人花园,园中无非是花草树木石径假山,园的西侧有湖,湖面常常是水平如镜,波澜不惊的,外婆说曾经有一个新娘在此湖失足溺水而死。现在湖面上停着许多动物形状的游艇,有电动的也有脚踩的,在湖上划船是孩子们乐此不疲的有趣的活动。 我从前读高中的时候到学校的途中要横穿一个巷子叫朱家巷,四外公说朱家巷里曾经住过一位探花姓冯叫冯煦,任湖南巡抚时杀害过革命党人徐锡麟。四外公说他上小学的时候经过朱家巷遇见冯探花,总要叫一声冯大人或者给冯大人请安,这位老先生总是和气地微笑着说声小鬼。关于宝应的掌故,四外公说他读小学的时候孙传芳的军队曾经路过宝应,学校带领一批学生去码头欢迎,时值寒冬,学生们都穿得很单薄,一个个冻得直发抖,孙传芳亦体恤莘莘学子们寒风中冻得辛苦,每人赏两块大洋。四外公告诉我宝应出过一位音乐家,就是他的音乐老师姓朱,姓名的中间一个字我忘了,末字好像是珍,那首几乎家喻户晓的儿歌小兔儿乖乖把门儿开开就是她作的。 外婆对我说人的两肩有两盏灯,走夜路时不能回头看,往左回头看,左肩的灯就灭了,往右回头看,右肩的灯就灭了。所以读高三的时候放晚自习回家一个人独自穿过一条没有路灯的巷子的时候,我总是屏着呼吸两眼直视前方急急地快走,好在那条巷子不长,很快便转入路灯煌煌的大路,顿时眼前一亮,心情也为之一振。 几年前在一个培训班学电脑,每天骑车路过许多服装店,其中有一个店名叫非主流,两边的门玻璃上分别写着天生我酷,who怕who,走进去一看都是些前卫时尚二十岁上下的年轻人会选择的衣服,用我保守的眼光来看都是只能看不能穿的。还有一个服装店名令我印象深刻,叫秋水伊人,很娟细的淡淡的黑字,让我想起蒹葭苍苍那首诗来。途中还经过一家木器店,店名也让人低徊不已,叫古道夕阳,木刻的宋体字,古色古香,让人一望而知这是一家木器店。 宝应是荷藕之乡,盛产菱藕,过去有两只手吃菱角不是宝应人的说法。外婆说从前人家里吃菱角,菱角吃完了菱角壳堆在那里晒干了当柴禾烧,可见菱角之多。我自己曾经一个人步行很远的路,去看一片荷塘,荷岸绵延有两公里,很壮观,真的是接天莲叶无穷碧,却没有映日荷花别样红,时近中秋,有的荷叶已经枯残,间或有一两只白色的水鸟飞过。远处的小木屋里似有笛声婉转悠扬,也许小木屋与笛声只是我的幻觉,小木屋只是农人看护荷藕的草棚子罢了。 这几年宝应兴建了几个广场,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其中花城广场上有一个巨大的黑色的貌似皮鞋状的艺术品,不知道是抽象派印象派还是后现代派的作品,孤伶伶地丢在那里,与周围高大的建筑物很不谐调,象被谁遗弃了似的,我总有把它拎回家的冲动。
|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及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