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兆 祥(1888—1956) 李兆祥生于清光绪十四年阴历四月十六日,家在宝应县安丰乡新舍村,贫农。祖上留下两间破茅屋,二十亩薄田。他7岁要饭,12岁替人家放鸭、14岁随姑母下荡割草并替人放牛,度过了苦难的童年,18岁到船上做雇工,弄船伐木,26岁到上海做马路工人,27岁回江北种田,并帮人打短工直到55岁,在旧社会历经了人间艰辛,过着受剥削、受压迫、缺衣少食的生活。 1943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政权在宝应县安丰区成立,领导群众抗日,反贪污查粮斗争,进行减租运动。广大劳苦农民扬眉吐气,苦大仇深的李兆祥参加了这个运动,站在斗争最前列,他被选举为村农抗会长,同时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又被选举为区农抗会长,相继历任区长、宝应县赴延安代表、二分区农委主任、盐城地区家属委员会委员、宝应县人民政府生产科长、生建科长、建设科长、1949年运诃春修工程总队部副总队长,县水产科长等职。 1943年,日伪军常乘汽船下乡扫荡,大肆侵略我解放区根据地,抗日民主政府为保卫人民安全生产,决定筑串荡公路由安丰经钱沟、落潮堡到射阳,即安射大堤,以阻止敌伪军汽船侵扰,寻求战机打击敌人。在湖荡中筑堤,淤深泥稀,天气很冷,工程十分艰巨。李当时是工程分处委员,深入到群众中劳动,以身作则,在安射大堤即将完成之际,泾河乡认为分的工段比人家长,留下一段水深流急的口子不肯打。李兆祥当时身体患病,自己撑船过来说服,时值二月下午四时,北风很紧,寒气刺骨,人直打哆嗦,没有一个肯下水,李当时己57岁,为了激励大家完成筑堆任务,在船上脱掉棉衣,冒着寒冷,第一个赤身跳下水,动起手来说:我老头子不怕冷,你们青年小伙子那个敢同我比,你们什么时侯上来,我也什么时候上来。在他的影响下,大家十分感动,顿时士气大振,三百多人一窝蜂似的跳下水,挥舞锹锨大干起来,李在荡边练就了一身好水性,身浸在寒冷的激流中,他一人裁垡,一个猛子下去就是一大块,六七个人都来不急搬,在李的带领下,人人奋勇争先,化了十五分钟,把25丈的口子打合拢了,创造了奇迹,天没黑就完成了任务。 根据宝应县人民武装大会的推举,1944年7月,苏中第一行政公署特授予李兆祥“打坝英雄” 的称号。 1945年9月,宝应县委选派李兆祥作为农民代表赴延安参加英模大会,途中在陇海铁路遭受到国民党军队层层封锁,在铁路沿线几度迂回曲折,往返辗转数十天,终因未能通过封锁线而返回。 1947年8月至1949年11月,李积极领导全县水利、交通建设,1949年春搞大运河堤身修复工程,带领干群抢修因战争在大运河上留下的据点,战壕、暗堡、弹坑,保证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乘胜南下。 建国以后,李在县虽有一定的名誉地位,生活上仍然艰苦朴素,保持劳动人民本色,不谋私利。1955年患食道癌,组织上送他到上海同济医院就医,手术后病体未痊又坚持工作,一年后旧恙复发,抢救无效,于1956年11月15日在宝应逝世,终年68岁。
|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及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