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扩容改造后的宝应船闸 本报讯(通讯员 杨航宣)2013年7月20日上午,宝应船闸扩容改造工程通过了由省交通运输厅航道局组织的交工验收,放水通航。改造后的宝应船闸达到了4级船闸标准,工程质量优良。 宝应船闸位于宝应县城南,沟通京杭大运河和连申线两大水运主干线,被内河航运界誉为“第一道大门”。原设计年通过量为300万吨,近年来,宝应船闸年通过量已暴增到2000万吨,还在以年8.9%的速度递增,已成为京杭大运河航线上“最拥挤的船闸”之一。 为适应水运发展、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扬州航道部门投资1.7亿元,于2011年9月28日开工建设。改造后的宝应船闸为4级船闸设计标准,设计最大通航船舶等级为2000吨,提高船闸通过能力一倍以上,大大缓解船舶等待过闸时间过长的现象,有效改善京杭运河苏北段通过能力不足的“瓶颈”制约,为服务扬州社会经济发展再添一条“黄金水道”。 工程开工建设以来,紧紧围绕“确保省优”的目标,通过深入开展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管理和施工工艺通病、外观缺陷等得到有效克服,质量技术指标合格率大大提升;彻底消灭闸室墙裂缝。2012年,宝应船闸荣获平安工地建设活动省级“示范工地”,获扬州市交通建设“瘦西湖杯”优质工程及“五亭桥杯”平安工程。“宝应船闸工程试验管理系统”获交通部“质量管理小组成果发布优秀奖”。 宝应船闸改造后,盐宝线将成为安徽、徐州、淮安及扬州至盐城地区的“黄金水道”,成为内河地区从对接沿江到策应国家沿海开发的战略通道。据介绍,盐宝线是目前至盐城的最经济航线,不仅路程短,而且航线直、水域通航条件好,并可以和盐城、南通相通,并直接与江苏省航道网上的连申线相连。未来我市里下河地区的大量商品可直接运抵盐城出海,及至连云港甚至上海。而从海上来的货运产品,也可直接到达我市的沿河地区,形成一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水道”。 目前,扬州航道部门正在实施高东线航道改造升级工程和盐宝线航道升级工程,还将陆续实施运东船闸、芒稻船闸扩容改造工程。届时,扬州干线航道与长江航道将无缝对接、货物直抵港口,实现“通江入海”。 “通江”就是与长江航道实现无缝对接,实现船舶在长江航道和苏北干线航道之间方便出入,实现苏北地区货物顺利入江。“入海”就是使货物方便地通过苏北干线航道抵达港口。无论是“通江”还是“入海”,都将有利于扬州的出口货物运输,有利于扬州对接沿海开发战略,有利于构建“纵横相辉、通江入海、联网畅通、绿色和谐”的现代化航道体系。 |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及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