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想去笏板桥看看了。 政府出资重建已好长时间,且又靠着我的老家,今天我推掉了一切事务去笏板桥逛逛。去了以后,心里顿时凉了半截,觉得酸楚楚的。新建的小桥是水泥桥,旁边立着的一块小石碑上仅书二行字,上书“笏板桥”,下书“因位于孔庙的南边而得名”,并未标明该桥始建于何朝何代,因何得名,现由谁重建等等。 笏板桥真的很小,长约五米,宽也不过四米,位于小南门街的中首。宝应的城市河上有很多小桥,别说农村,即使土生土长的宝应城上人,也未必都知道城内有个小桥叫笏板桥,尽管它还紧挨着大名鼎鼎的孔庙——现在的画川初中。 看到笏板桥,不由地想起一件趣事来。某年,县发改委召开一个官方研讨会,主题主要是如何开发宝应的旅游资源、发展三产服务业之类的话题。其中有个很重要的发言便是城建局的领导,讲的是如何挽救、保护和开发宝应的古迹和古建筑,《修缮笏板桥》项目便列其中。谁知该领导正准备上台念秘书写的稿子时,猛然发现不认得“笏”这个字,很是惶恐。还好,他赶忙不耻下问地请教旁边一位戴着眼镜、看似斯文的某局领导,谁知这位仁兄竟摇了摇头。看来眼镜先生也不认得,否则小兄弟有难绝不会袖手旁观。幸喜后面有人小声嘀咕,这个字念“户”,还读了拼音,hu笏。我当时在场虽认得这个字,却不敢提示,生怕他将此事记在心上。我暗自猜想,这位领导恐怕未认真读过曹雪芹的红楼梦,曹雪芹在开篇中通过甄士隐注解《好了歌》之口,说“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肠,曾为歌舞场”,隐指宁、荣二府的结局。这个笏,就是笏板桥的笏。 话扯远了,言归正传。按城建局立的碑文上讲,因靠孔庙而得名,就让人百思不得其解了。张仙庙桥靠张仙庙叫张仙庙桥,城隍庙桥靠城隍庙叫城隍庙桥,此笏板桥靠孔庙,为啥不叫孔庙桥呢?其实,略有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笏是古代大臣上殿面见君王时的工具,根据现存的实物看,笏板长约75公分,宽约45公分,厚约0.5公分。一个象牙笏板现在的拍卖价起码在五万左右。文武大臣朝见君王时,双手执笏以记录君命指示,亦可以将要上奏的话记在笏板上。据文献记载,唐代五品以上用象牙笏,五品以下用竹木笏。明代五品以上执笏,五品以下不执笏。从清代开始,笏就不用了。用笏板来命名此桥肯定有说法,而绝不是城建部门说的因在孔庙南边而得名 笏板桥的传说很多。有人说,笏板桥原是一座木桥,俗称“豁板桥”,可能有文人雅士觉得太俗,因桥太小,联想到参见皇帝时的笏板,读音又相近,因此改名为笏板桥。还有一说,说是以前宝应出的秀才和举人很少,更不谈状元了,改名以后,出了很多秀才。也有人说,这是宝应的状元广洋湖镇的王式丹改的,自此以后宝应走出了不少举人、官宦。我想,孔庙又叫学官,门庭上高书状元、探花、榜眼,普通百姓做梦都希望子孙做秀才、中举人、考状元。除了买官外,读书是唯一升官发财之路,而手执笏板朝见皇帝老子更是多少凡人百姓、富绅子弟的向往,在学官对面把这座小桥命名为“笏板桥”是多么的确当,又符合民意。 又扯远了。这座桥应说诞生在清代甚至唐代,政府重新修缮这座桥,在碑文上多写上几句,即解开了许多疑团,又使保护古迹、利用古迹、开发古迹做到内容、形式、效果的有机的通一,使历史的内涵得到充分的显现和延续,这不是利县、利民的大好事吗?难道这事有多难吗?否则,即使成了旅游资源,游客看到笏板桥上所书因在孔庙南边而得名,肯定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八杆子打不到边的事。这也难怪,现在领导很忙,抓大项目、搞招商,份外事还忙不过来,谁还有时间来过问这份内的小小的笏板桥呢?那位局座不认得这个“笏”字便是很正常的事了。
|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及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