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行,可不是来宝应游览。咱是正宗的宝应土著人,说的是衣食住行的“行”——咱宝应的交通。 说起宝应的交通,是个热门话题,每个人都要举手发言,要说的话海了去了。 咱是有车一簇每天电动车从车库出来上路,正是人来人往的上班的高峰期,如过江之鲫。嗨——这几年路越修越阔,可我们越走越挤了。 每个人都是急得不得了,基本上都是不要命的,每人眼中只有路,没有人。一哥们瞪着眼,伸长脖,勇往直前,左冲右突,硬是杀出一条路来。从中我们也看出咱宝应人身上那种传统的舍生忘死的大无畏精神。 两车相交,基本上没有一个相让的,看谁的心理素质好,谁好谁先走。遇到两个都牛的,都指望别人让,撞个人仰马翻。没什么大问题的,人伤皮车歪斜,还能站起来的,互相指责一气,反正谁的嗓门儿大,谁就有理。有大问题,头破血流,趴在地上一声不吭的,啥也不说,110伺候。这时候立马围上一大群兴奋的人,看。一直看到人光光,只留地上一滩血。反正中国人有的是时间。 最不怕死的应该是一些蹬三轮的。蹬车的老少爷们脖子伸得老长,青筋暴出,基本上是横冲直撞,见人过人,见车过车。因为他们时间紧,任务急,耽误不得。所有的人和车都要让他们三分,不是“十分”中的三分,是“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的三分。久而久之,形成了自行车让汽车,汽车让三轮的怪圈。所以,您如果初来宝应,看见他们还是敬而远之为妙。有时心生怨气,但看到这些爷们风里来雨里去,晒得漆黑的面目,想到他们身后是一家几张嘴要填,心中不忍。 来到一红绿灯面前,三秒不到身后聚了一大帮急不可耐的同乡。红灯倒计时,72,71,70,……这时从人群后转来了一位颤颤微微的老大妈,看看左右,自言自语:“真讲礼貌,不走我走。”抖抖活活,一马当先。后面的土著们一见,一哄而上,一秒之内淹没了老大妈。闯红灯,这个城市病,就好像是巷子里大娘难以根治的老寒腿,惊动了领导,时不时的手挥小红旗上街。 7月28日,那天真热闹,“宝应大道”开通了。咱特地开着“私家车”溜了一圈。绿树红花,大道很大,大车小车,跑得很欢。忽然,身后传来熟悉的“突突突”的声音。只见一老哥,驾着一台拖拉机,不,应是一拖斗急驰而来,风风光光的驶在宽阔的主干道上,风吹得身上的汗衫子鼓得老高。急得后面的轿车直按喇叭,那老哥可不急,见自己回头率较高,得意的打个响指,那动作在说:“哥也来溜溜。” 看到孩子书包里有一首儿歌,不敢私藏,在此奉献给咱宝应的朋友们:“小朋友,快听好,交通规则要记牢;红灯停,绿灯行,黄灯请你准备好,……车辆来了别着急,交通安全是第一!” 原载 2010-9-4 宝应市民热线论坛 原标题《宝应 “行”》
|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及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