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在扬州宝应东荡水泗乡,那里河网纵横,是有名的偏僻旯旮。历史以来,交通非常不便。若需到邻近的村庄和乡镇,都得勒着一条篙子撑船才行,如果一时找不到船,就得搭顺便船,那就要早早地站在大河边耐着性子等,俗话说“隔河千里远,要得有慢慢守!”从前的家乡,没有船真是寸步难行啊! 从五十年代开始有了通往宝应的小帮船,那是一条载重量五、六千斤的大木船,中仓和后梢用几道竹环支撑着,竹环上面覆盖着十多张芦席,成为月牙形的船蓬。五五年,我考取宝应县中学以后,每次开学都是乘的这种小帮船,母亲总是半夜就起身烧早饭,帮我拾掇行李,并准备好途中吃的路粮,然后撑船送我到8里路外的西安丰,搭乘帮船。遇到大顺风还好,帮船老板扯起布蓬,下午就可一帆风顺地到达宝应。如遇到顶风,两条篙子一起拼命地撑,离开湖荡以后,随即上岸拉纤,撑呀拉呀,还得遥遥地坐在船上一天,有时要到晚上八、九点钟,摸着黑向学校赶去。好多老年人回忆起当年乘小帮船到宝应的艰难情景,个个摇头叹息:天坐晚了,屁股坐板了,肚子坐喊了! 当时,乘小帮船要四角钱一个人呢!一般人都舍不得呀,更何况我们学生呢!每到放寒暑假,我和同学们都是天蒙蒙亮就起身,绕道步行往家赶,一个个肩背被包──被子里还裹着衣服,手拎大眼网袋──网袋中放着瓷盆、书本、什物,兴冲冲地踏上回家的路,可是越往前走,背包、网袋越沉重,两个腿肚子更是酸溜溜、结绷绷,脚上又磨起了血泡,一步一挪地赶到了西安丰镇大河口,还得坐等顺便船回家,两眼直愣愣地盯着大河看,恨不得一下子飞到家。 六十年代起,开始有了通往邻近乡镇的小帮船,有些老年人撑着载重两、三千斤的小木船,每天早晨,她们拿着篙子在大河边大声喊:“往西射阳的小帮船开航喽!”“往西安丰的,快上船喽!”每个乘客只收一角钱,没有钱的熟人递上两支八分钱一包的经济牌香烟,开帮船的老人也就笑呵呵地让他坐下。有了这种短途小帮船,群众到邻近乡镇买货、赶集也就省得单独撑船,方便得多。 七三年,乡农机站的小机船,率先开通了往天平的小帮船,有时应顾客需要,中午和傍晚还送客到西射阳、西安丰,这是全乡第一家开出的机动小帮船,既快捷又方便,票价只有一角五分钱,很受群众欢迎。 改革开放后,经济搞活了,人们的头脑也活起来了,通往西射阳镇、西安丰镇、天平乡的机动小帮船,每条航线一下子猛增到好几班,小帮船之间互相争客,互相竞争,又互相协调!接着又迅速出现了通往宝应、建湖、建湖县蒋营乡、建湖县恒济乡、兴化县沙沟镇、阜宁县益林镇、阜宁县丰谷镇等地的长途机动小帮船。八十年代真称得上水乡小帮船的鼎盛时期,每天清晨站在大桥上,可以看到通往各地的机动小帮船,往来穿梭,络驿不绝,“嘟、嘟、嘟、嘟”汽笛喇叭声,“秃、秃、秃、秃”帮船机器发动声,此起彼伏,遥相呼应,勾勒出一派热闹的水乡风光! 近年来,随着公路和桥梁建设的迅速发展,水乡的汽车通往四面八方,除了十几班客车以外,还有不少的出租车、大大小小的卡车,电话一通,随喊随到,水乡的小帮船也就逐渐地走了下坡,通往宝应、建湖等地的长途帮船早已因业务清淡自动停航,通往邻近乡镇的帮船也逐渐减少,可人们在习惯了“出门汽车一跨”的同时,仍不时念叨着昔日的小帮船,正是那记载历史的小帮船把一大批人从童年摇到中年,从稚嫩摇向成熟。 啊!家乡的小帮船,一道独特的水上历史风景线! |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及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