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头”特殊写法名声响 扬州的“御马头”是扬州名声最响、知名度最高的地名,它是乾隆水上游览线的起点。 ![]() 御马头 乾隆六次南巡,都在扬州停留,天宁寺前的水码头,是乾隆游览瘦西湖的起始点,在这儿看看风景。乾隆十八年,即公元1753年,扬州盐商于天宁寺西园兴建行宫,三年而成。乾隆游瘦西湖于宫前登船。这个水码头,如今叫做“御马头”,在天宁门外北城河和小秦淮河的交汇处,水绘阁的东边。沿着北城河,向东,过天宁寺、史公祠、便益门……可达古运河,向西,经香影廊、问月桥、卷石洞天,达瘦西湖。二百多年前,乾隆皇帝就是在这儿登上龙舟,游览瘦西湖。“嘶马”耳畔犹如闻马鸣 实际上,扬州和“马”字有关的地名,不仅局限于扬州主城区,在宝应、高邮、江都、仪征等县市都有很多带“马”字的地名,比如,宝应有白马湖、马墩、马厂、驻马街;高邮有马棚;江都有嘶马;仪征有马集等。 在这些带“马”的地名中,当数嘶马的名气最大,据说与南宋的抗金英雄岳飞有关。据史料记载,南宋时金兀术率部南下进犯,岳飞驻守郭家村,岳飞利用遍地皆沙的地势,在战马尾巴上系上树枝,在每家门前的树上倒吊一只羊,后腿悬空倒挂,前蹄松开,紧挨着前蹄置一面大鼓,一声号令,骏马飞奔,嘶鸣之声震天,悬于树上的羊前蹄击鼓,声震四方。此役,岳家军大获全胜,百姓为纪念这场战争,将郭家村改为“嘶马”。如今,人们一提起嘶马,耳畔犹如骤闻萧萧马鸣。 “马庙”几度变迁口口传 教场的对面,过去有一座庙宇——马神庙。如今的马神庙成了一家企业的宿舍。根据史料记载,因明代在扬州设牧马监,祀马神在这里,故称马神庙。马神庙内供奉着关帝神像及红白二马,即关羽的赤兔马和赵构的白马。清乾隆年间,马神庙内办过扬州营义学。民国以后,这里先后成为江都县民众教育馆、城中小学、江都县立中学。抗日战争胜利后,改设简易师范学校。新中国成立后,马神庙故址初为苏北行署文教处办公地,后改建为苏北图书馆,馆内曾设书场。著名的评话艺人王少堂、康重华等均在这里表演过。 ![]() ![]() |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及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