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扬州市统计局公布《扬州市2013年户籍人口主要数据》,截至2013年12月31日24时,扬州全市总人口4598448人,相比2012年,增加了14212人。据了解,从2002年开始,扬州出现人口负增长,此后多年一直呈现负增长趋势。而从去年开始首次出现增长,从2012年的人口增长速度为-3.54‰,上升至去年的3.10‰。 江都区人口最多 广陵区人口最少 昨日,记者在扬州市统计局公布的《扬州市2013年户籍人口主要数据》中看见,截至2013年12月31日24时,扬州全市总人口为4598448人,1506463户,户均人口3.05人。与2012年全市人口4584236人、1513448户相比,人口增加14212人,户数减少6985户。人口增长速度为3.10‰。 就全市人口分布而言,江都区人口最多,总人口数为1069285人;宝应县居次,为907237人。其他依次为,高邮市818180人、邗江区741318人、仪征市564240人,广陵区最少,总人口数为498188人。而出生率列前三位的分别是,邗江区、宝应县、仪征市。 全市男女比例趋平 市区仍女多男少 我市户籍人口的男女比例近两年也发生了变化,虽然相比2012年,我市去年总人口性别比呈现降低趋势,从100.71%降至100.31%,但是女性人数多于男性的大形势已经扭转,逐渐转变成男性人数多于女性。 数据显示,去年,全市男性人数为2302782人,女性人数为2295666人,两者相差7116人。其中,广陵区男性人数为246870人,女性人数为251318人,两者相差4448人;邗江区男性人数为367274人,女性人数为374044人,两者相差6770人。数据显示,市区(不含江都)女性依然比男性人数多出11218人。相比2012年男女人口数,我市广陵区去年男性减少194人,女性增加了464人;邗江区去年男性增加3023人,女性增加3754人。 城镇化率59.98% 超省全面小康标准 记者在市统计局随同发布的《扬州市2013年常住人口主要数据》中发现,2013年末扬州全市户籍人口数为4598448人,而常住人口人数为4470000人,两者相差128448人。这就意味着我市外出人口多于外来人口128448人,基本符合人口从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的一般规律。 去年,我市城镇人口达275.8万多人,城市化率达59.98%,相比2012年的58.81%,增长了1.17个百分点。其中,邗江区、广陵区的城市化率分别为82.04%、81.59%。 城镇化人口比重是衡量一个地区城镇化率的重要指标,我市城镇化率达到59.98%,超过省定全面小康标准9.98个百分点。 【延伸阅读】 从西汉至明清,扬州人口数堪称大起大落 清嘉庆年间 扬州300万人口 西汉时扬州已有完整人口记录 扬州境内第一次有完整的人口记录为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当时广陵国领县人口达14万人,到南北朝南朝宋大明八年(464年)下降到4.5万人。唐天宝到贞元年间,扬州府人口达47万人,宋崇宁年间又降至10万人,到宋大观年间仅剩6.3万人。 元末战乱,扬郡人口锐减,1376年为57万人。明末清初的战乱又使扬州人口下降,雍正六年(1728年)扬州府领7县,仅有25万人。此后,清王朝实行一系列有利于人口发展的政策,使人口猛增,嘉庆十三年(1808年)突破300万人。 在南北朝200年的时间内,扬州曾遭3次大劫难,人口骤减。 唐代后期,杨行密围扬州达半年之久,城中粮尽草绝,老百姓以泥作饼充饥,饿死大半,杨行密率军入城时,城中居民寥寥。 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金兵南下扬州时,城内居民仅剩几千人。自宋以后,黄河夺淮,苏北屡遭水灾,人口再减。元末明初,战乱使淮扬人口流亡很大。明洪武九年(1376年)扬州府领11县,只有57万人。
|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及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