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殿在宝应县城北门外偏西一里余地,依傍古运河,古时曾以香火鼎盛、庙宇壮观而蜚声大江南北。孩提时代,常听老人们谈及有关泰山殿的传说趣闻,从那时起,我就有了寻觅这座庙宇踪迹的兴致。几年前,夜读古小说《梼杌闲评》,偶见一段关于泰山殿由来的故事,虽属荒诞,却颇为神奇,且鲜为人知,不妨转述于此。 明朝嘉靖年间,黄淮决口,有一潭深奥莫测,正与决口相联,两水相激,打不住桩,往来船只俱不敢过。时逢清明节,岸上游春踏青的男女来到潭边,见水中有一尾金鱼游戏。有人说它是龙变的,也有人说它是妖物。忽然人丛中走出一年轻女子来说:“这是潭龙,待我下去擒它上来。”说罢纵身跳下潭去。少顷,潭水涌起数丈高,只见一个女真人,骑一条白龙腾空而去.众人见了,无不称奇.知县闻听此事,立即申文抚按,题诗立庙,泰山殿建成了,黄淮决口也即打住了,人们还在潭中发现了一副白龙蜕。 《梼杌闲评》中,还有一首泰山殿的赞诗,足见当年其建筑之宠伟壮观:“凌虚高殿,巍巍壮若斗牛宫;福地真堂,隐隐清如兜率院.花深境寂散天香,风澹谷繁地簌。珍楼杰阁,碧梧带雨尝遮;宝槛朱栏,翠竹留空拥护.风云生宝座,日月近雕梁……” 如果说,以上只是小说家言,那么,县志中的记载则更显示出泰山殿的壮观与恢宏了。《万历志》载,泰山殿“明嘉靖四十年建。一日碧霞宫,殿宇弘敞,楼阁辉映,为江淮巨观。”《康熙志》载:“宏济河未开以前,官舫贾舶到北人湖,涉风涛之险,皆恐惧,祭赛,以故香火繁盛,香钱岁充,河成遂衰.然岁首香会远近至者,尚二千余起,今至者百余起,而春旗彩仗十倍于前。”此后,乃成习俗,泰山殿渐为香会活动中心。传至清末,每年从农历除夕至新年二月二,香会云集,并有蛤蚌精、龙灯、花担、高跷等民间艺班竞技争艺。比邻淮安、盐城、高邮等县民也结伴而至,甚至南香客也慕名而来。 泰山殿规模宏大,占地数顷,邑内无出其有。殿周“愿田七顷九十四亩”,树木丛生,绿荫庇抱,生机盎然。全殿计310余间房屋。内置千尊泥塑菩萨,鬼神偶像,各具情态,栩栩如生。进入山门,方石为路,宽一丈余,南端耸立一座斗拱式牌楼,石基上四根方木柱矗立,柱顶横枋飞檩翘脊,精雕细镌。枋间匾额书斗楷 “天下第一名山”,气贯乾宇。我想,可能是因泰山殿五岳之首,故此称谓的吧?枋顶如蝶振翅,翘脊四角下悬铜铃,飞檐下系响马。每每风吹,叮噹奏鸣;据说横枋两旁的八仙塑像,此时亦和乐起舞哩!相传乾隆私访下江南,途径宝应,曾宿居泰山殿,夜闻风声:见牌坊微颤,恐有倾之危,即令人以四根粗铁棒加固,自此牌坊巍然屹立,动弹不得。若果有其事,我们还真怪这乾隆皇帝多事呢!牌楼左右各踞一石狮,圆木露齿,威风凛凛。过牌楼是一大天井,弥勒佛殿坐落上方,隔一天井的岳王楼,上下两层,楼上供一尊岳王坐像。其后,是无梁殿。殿内供奉二十八宿神像。殿前的天井中间,一棵苍劲的古槐似一柄大伞,几乎遮住了整个天井。每到盛夏,荫翳蔽日,凉爽至极。殿右侧有一娘娘殿。过无梁殿是梳妆楼(后改名为“大悲楼”)。楼前古槐挺立,楼上亦有神像。楼北就是圆通宝殿(原名“碧霞宫”,明末清初更名“大雄宝殿”)。内供铜铸碧霞元君坐像一尊,案头奉四时鲜果。殿堂东西有一钟一鼓。钟的体积、重量与南京大钟亭的巨钟相仿。殿堂中央是一只铜铸大香炉,左右各有一只铜铸花瓶和烛台,均有一米多高,皆系明代铸造。殿前天井中有一座明代铜铸宝鼎,三层,高丈余,石雕底座。过圆通宝殿是玉皇阁,三层,供有三清神像和玉皇大帝像。底层有一圆洞,上书“潮音洞”。 从潮音洞出来,是一个30多丈宽的大天井。天井内置一清代铜铸宝鼎。天井中间有条东西流向的小河。河上的砖桥叫丹墀桥。过去桥砖常被人偷,据说带块桥砖回家,能生贵子。桥西侧有一古井,依老辈人讲来,这井很有些来历。传说当初建殿所用木材皆由此井中拖出,一根复一根,源源不断,竣工前,一木工见木料已够,便随口说了声;“够了!”话音刚落,井中一圆木则如生根一般,把井口卡住,再也无法拽出了。据说,当年凡来此游者皆亲目可睹哩!小河两岸,四棵参天银杏是隋唐时种植,刚劲挺拔。河水清澈流畅,经观音阁前向东,过通海桥,折向南奔窑河.越过砖桥,即观音阁(后改为“大观阁”)。据考,此阁始建于嘉靖乙丑年元月,落成于隆庆二年。彩绘斗拱,疏朗雄大,飞檐丽瓦,檐角翘指苍穹,下悬铜铃,清风徐来,悦耳的铃声在古城上空回荡。阁分三层,分别供地藏王像、观音像和佛像,左有钟楼,右有鼓楼。观阁若奇峰,登三楼眺望,全城尽收眼底。阁内画梁雕枋,技艺精湛,夺目生辉,富丽堂皇,宛若仙境。邑人吴敏道在其撰写的《新造观音阁碑》中,描绘说“远而望之,汙汙乎若奔虹,就而察之,翼翼乎若垂云;人履其上,而下听之,隆隆乎若轰雷;举手而可以摘星辰,呼吸而可以通帝座;倚窗而观,初日之出;披襟而当,雄风之来;揽湖水如衣带,指峰岺若屏障。”其壮观可见一斑。又据传说,观音阁三楼中梁,制作时被一木工弄错尺寸,及至上梁时方觉短了一截。众人无计可施,焦急万分。恰巧领班师傅赶来,打量了一下,便操起一把斧头砍入中梁一端,以斧柄续长,竟不差分毫,众皆惊叹不已,谓之“斧柄梁”。后经百年,安然无恙。早年间,登楼者仰首寻觅,仍可见中梁一端的斧柄呢。(赵庆成 邰恂)
|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及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