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宝应生活网 首页 宝应文化 宝应名人 查看内容

清贫的宝应状元王式丹

2014-3-16 14:54| 热度:12653 ℃ |作者:宝应论坛达人|我要投稿

王式丹老年独占鳌头,与江南巡抚宋荦的举荐分不开。康熙四十年(1701)岁末,宋大人微服私访,官船停靠宝应码头。宋登岸漫步,看到王式丹在凛冽寒风中代人写春联,联语文采飞扬,书法功力深厚。
  王式丹(1645—1718年),宝应人。王式丹少负文名,仕途却不顺畅,多次参加科考落败,直到58岁那年,才时来运转,连中会元、状元。
  老学士“书包翻身”
  王式丹老年独占鳌头,与江南巡抚宋荦的举荐分不开。康熙四十年(1701)岁末,宋大人微服私访,官船停靠宝应码头。宋登岸漫步,看到王式丹在凛冽寒风中代人写春联,联语文采飞扬,书法功力深厚。桌上有一手炉,炉上炖一壶研墨用的热酒。宋上前招呼:“我有一上联,劳您对下联。”王式丹含笑点头应允。宋吟道:“壶中热酒翻花滚。”王脱口应对:“案上春联带草书。”遂提笔一挥而就。宋拍手叫绝,问清姓名交代几句,拱手而去。第二天,王式丹去衙门领取助学纹银。此时他方知道,昨天出上联者,是掌管科考的礼部尚书。从此,王式丹的人生道路出现转机。次年乡试中举,隔年春闱,多名在朝高官向康熙隆重举荐王的超人才学,这名老学士这才“书包翻身”,脱颖而出,一举金榜夺魁。
  学问精博非他人所及
  王式丹晚年跃上龙门,欣喜之余,不忘勤勉工作。康熙帝赏识王的才学,恩宠有加,委以翰林院修撰(从六品),破例提拔为武英殿纂修《佩文韵府》的副总。王毕竟已上了年岁,健康状况欠佳,有人说他耳朵聋,康熙却大不以为然,称赞说:“王某学问精博,非他人所及也。”对说王的流言蜚语,康熙帝不予理睬:“朕用王某处甚多,于耳无与也。”
  王式丹在翰林院修纂《一统志》、《佩文韵府》、《渊鉴类函》等典籍,成绩斐然。焦循辑《扬州足征录》卷五中,记录了他勤奋忘我工作的情景:“援据奥博,考核精密,一字一句必详必慎,凡进文字,手自抄录,笔画端楷,不肯一毫苟且。”这名儒学老臣一丝不苟的负责态度,康熙大为赞赏,赐以松花砚台一方和《御制文集》、《群芳谱》等书籍,以示褒扬。
  贤者遭忌返回故里
  王式丹受康熙恩宠,心理阴暗的宵小恶意诋毁。关于王式丹的坏话老是灌进康熙的耳朵,康熙渐生怀疑。王式丹生性淡然,不拍上司马屁,病愈上班,没人禀告。“康熙见其久不入武英殿,疑其避事,意不怿。”
  有名赵姓“同年”,殿试名次在王之后,他不服屈居王式丹之下。正巧老师熊赐履奉公外出,太太留在京师。王与赵商量,该不该去探望?赵回答,不是熊的母亲,用不着去。老实巴交的王式丹没去。赵某自己却备了厚礼,登门巴结熊夫人去了。熊出差回来,夫人添油加醋的一番诉说,挑起了熊对王式丹的不满。当时,正值选拔各省主考官,面对“外放”的机遇,熊大人心头滴醋,哪里肯替他说好话!向上司衙门荐人时,存心把这位门生剔除在外,这又加重了康熙的疑心。后来,王式丹横遭一桩科考冤狱的牵连,差一点死于非命。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迈体衰的王式丹,凄清暗淡地返回故里。
  洁身自好甘为清白吏
  一名花甲状元,在清水衙门里甘坐十年冷板凳,注定与清贫相伴。老人并无悔意,对族中晚辈谆谆教诲:“必勉为清白吏”,时常写信叮咛,“未尝一日忘云。”
  王式丹被誉为“江左十五子”之首。他对郡城的感情深厚,退居林泉后,侨寓扬州,不时与士大夫论文为乐。他心地坦荡,从不倚老卖老,摆状元公的傲慢姿态,文人雅士们都乐于同他交往。曾写《扬州乐十曲》,描摹扬州的四季风光:春天“沿堤杨柳醉人攀”,秋天“树围梅岭叶初黄”……遣词造句清新生动,读来俊朗上口,让人产生齿颊留香的美学享受。

   ☆ 宝应生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热门搜索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成长历程
联系我们
网友中心
投稿专区
赞助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宝应搜索
极速云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