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懋竑,宝应人。字予中,号白田,学者称白田先生。他知识渊博、学有建树。著名历史学家张舜徽称他是扬州学派的先驱、宝应学派的创始人。他从汗牛充栋、浩如烟海的经史集注中去伪存真,写出了不朽名作《朱子年谱》。梁启超先生称赞他“足以廓清障雾,为朱子功臣”。除此之外,他为官清正、持躬谨严的品格也受到世人的称赞。 康熙七年(1668年)王懋竑出生在一个世代书香的家庭。曾祖王有容,做过江西泰和县县令,“有惠爱在民,至今讴思之”;祖父王凝鼎,博学笃行,县志有传;父亲王式旦“缵承前绪,工文章”,著有《花萼堂文集》,“与弟楼村公(清代宝应唯一的状元)齐名,而享年不长,未展其业”。王懋竑从小在这样一个家庭里“克承庭训”,“仰继泰和公之遗烈”“思发扬光大,以显前而传后者,历数十年如一日也”。由于父亲去世早,王懋竑“少从叔父学,即自刻厉”,“初为文,已惊其长老”。十八岁“县试拔第一,文出,邑人争相传诵”。但他“不屑揣摩场屋”,不愿“旁通关节”,因而“屡试迍邅,无所合,守其道不变”。直到四十一岁始中举人,五十一岁才中进士。如同现在“走后门”、“改岁数”的做法,好心人劝他“拜谒当路要人”,或“染须改年岁”,以预官选。王懋竑坚执不从,志传上称他“未尝以竿牍及之”。他写下著名的《书座右》以表心迹:“长堤溃蚁穴,君子慎其微;平生操其刀,不敌一念非。”清著名学者沈德潜评论说:“此言慎独,妙在亲切不觉其腐。” 正是他的浩然正气“负一时重望”,加之他“邃于经术、元元本本、有叩即应”,五十六岁那年,王懋竑被雍正皇帝“特召”为皇三子弘时老师,“授翰林院编修,上书房行走”,得以“引见天颜、温愉褒嘉备至”。对于这一突如其来的飞黄腾达,王懋竑始终保持着他一贯“持躬谨严”“卑亢未秩”的本色。从中进士的第一天起,他就告诫子女“汝辈可体我意,一切平常处之,谦下自持与前分毫无异,方不失吾家风。不尔者,吾不以为子矣”。进紫金城后,“受职侍禁近”做皇子老师,更是严格家规并悬之于堂壁:“某通籍十六年,未尝与邑中一书,未尝受邑中一钱,此合邑所共知也。异日朝庭或有任使,俸禄之余,必不以私妻子肥囊橐。今唯望各有约饬,共守祖宗清白之遗。” 王懋竑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雍正二年,王懋竑担任顺天乡试同考官,“邑有赴顺天乡试者,度君将入闱分校,求通关节不可得,索家书暗拆观,谓有私语可挟以相强,及知其无有,乃惭谢”,“吾固无不可对人言者也”。王懋竑的光明磊落,受到家乡父老的推崇。有同年(同科中榜者)陆君,出令东流(今安徽池洲),王懋竑即去信勉励,“我辈受天子命,牧养斯民,不可毫厘不尽其心”,理应“清洁自爱,勤于职事”,尤应加意“建立规模,整顿纲纪、严密周防、谨察微隐”、“近百里内鳏寡孤独,有一不获其所,不得不引为已责”。这些话,对于今天的当政者也是有教育意义的。 王懋竑还不畏权贵,敢于直言。他未中进士前,叔父王式丹遭人诬告,几陷大狱。王懋竑多次跋涉京都,上书枢要,反复辩明冤情,请求昭雪,不怕受到牵连。王懋竑在河北青县幕府任上,有一叫道清的尼姑投井自杀,老百姓都认为必有冤情,但“狱词成招,前后变幻,牵连扳诬,至控大部,展转审讯,积六七月不决”,王懋竑多次到事发地了解,“细加研勘,尽得其情”,并代作详稿辨晰,最终冤案得以大白,尼姑道清“皎然之躯不受诬蔑,而逼死者,果无所逃罪”。 王懋竑还是有名的孝子,“事母至孝,扶持必躬亲,夜卧随寝”。王懋竑中进士时,母亲已经八十多岁了,为了照顾好年迈的老母亲,他当选知县而求改教职,并多次上书皇帝,“陈情乞归”。王懋竑儿子王箴听在其父《文林郎翰林院编修予中王公行状》中是这样说的:“府君自少及老,清贫转甚而固穷自守,未尝丝毫妄取。布衣蔬食,恬然安之。尝谓友人曰:老屋三间,破书万卷,生平志愿,于斯足矣。休官时,年五十有九矣。坐一室,别无长物,旁有数柜,聚经史子集颇富……”。有一年,“岁值冬暮,家窘甚,邻邑某以贪婪褫官(免职)归,为其尊人求作志铭,馈遗特厚”。王懋竑“峻却之”,坚决予以拒绝,曰:“言不可苟也”,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歌功颂德、树碑立传的。王懋竑对贪官污吏深恶痛绝,而对待乡邻有急难待救者,“必曲为筹划,每赖以全济,纵费尽拮据不以贫故有吝色”。邑中渔里户头朱某勾结猾吏,向五百多户渔民户征收超过正额数十倍的税赋,贫苦渔民敢怒而不敢言。王懋竑勇敢地站出来揭发户头的劣迹,并“议陈上宪”,剖析渔民赋税严重超负的原因,请求取消这种不合理的赋徭。这就是王懋竑的高风亮节之处。渔里户为感谢王懋竑的恩情,在其健在时,特地建生祠以祀,并勒石以纪其事。“邑之人无论识与不识,相与传道之,莫不加敬”。 王懋竑于乾隆六年(1741年)去世,享年七十四岁。著名学者钱大昕先生称赞他“笃志经史”、“耻为声气标榜”。乾隆朝吏部尚书、高邮人王安国先生评价他“自处闺门里巷,一言一行,以至平生出处大节,举无愧于典型”应该说是再恰当不过的。
|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及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