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这样一句简短的话来概括家乡山阳的话,可以这样说:位于扬州宝应最西北,和楚州、洪泽、金湖三县交界,鱼米之乡,民风淳朴。至于它历史上是否出过名门望族或者封疆大吏哪怕七品小吏一概不知,真的有点惭愧:知之甚少。 一直为金湖划出宝应遗憾,一种“本是同根生,相离何太急”的情结老是萦绕不散。近来翻看一些书本杂记,真的为当初可笑的想法感到汗颜。仔细了好几天,竟然快要将本人的宝应籍贯弄丢了。原来我们山阳人真正才是加盟宝应不久的新臣民呢! 来历 陕西有山阳县,上海金山县有山阳镇。现在说的这个山阳镇过去属于楚州,一直毗邻宝应,怎么说和宝应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山阳镇这个名字很年轻,不过是1950年山阳沟划归宝应后的名字。本来正宗的名字叫“山阳沟”。一般而言山南称之为阳,跑遍山阳地,看尽四周景,湖荡倒是不少,就是一点稍微突兀点的高土堆都没有。山在哪里呢?如此说来又牵扯到了古山阳县,如今的楚州区了。网上查了点资料,说法颇多。而我比较认同的说法是吴王夫差于蜀岗之南开掘邗沟,古时也称“山阳渎”。没想到这个“山阳渎”曲曲延延自邗城(扬州)直达如今的宝应射阳湖,在“末口”入淮。历史上现在的楚州也因此讹称“山阳”。 本来我们这个“山阳沟”与这个“山阳渎”也挂不上钩。我地自古属楚地较早,湖荡沟渠遍地,本地及近邻以沟命名某地习以为常。据传明朝初年,山阳镇旧址有三眼井,井旁有三条沟,因此先人或许电光石火般来了灵感,随即称此地“三眼沟”。不知后人如何鹦鹉学舌硬是将“三眼沟”讹成了如今本地百姓土语还在说的“山阳沟”。就像姑娘出嫁前一样,划归宝应前总要修饰一番吧,省得“山阳沟”名称土气让宝应人瞧不起,因此,官方就此干脆去掉了“沟”字,定名为山阳乡。至于撤乡改镇已经是1983年的事情了。 地理 在山阳生活惯了,初到县城(运河东)马上感觉与山阳不同的就是泥土了。山阳到处都是干啧啧的黄沙泥土。平时板结,一旦挖开松软可人。受潮后也绝不拖泥带水,水一冲干干净净。正是这种松软的性格或许更亲和山芋、萝卜、山药等块茎植物吧。所以昔日山阳到处是五谷杂粮,正是这个原因大跃进的时候山阳饿死的人比东乡里就少得多(正宗的粮食要上交的)。其实,山阳也不是没有粘土,一般人家过去要gang屋基、夯土墙时就喜欢深挖找那种黄色粘性大的土,或许是因为这种土像油一样有粘性吧,因此,我地人就将这种黄色的粘性土称为油子泥。也难怪,油子泥夯起来的墙还真的结实。看了相关资料后豁然明白:原来,山阳类似冲积平原,特别是宋代始泥沙俱下的黄河夺淮以后,漫天黄水铺天盖地像野马般直奔东海。然到了隋炀帝开挖的运河堤时遇到了阻挡,洪水中裹挟的黄沙慢慢积淀下来,一层一层渐渐覆盖了运西全境。黄河带来了灾害,灾害又为山阳灾后提供了肥沃的黄土,使山阳又一次次的恢复了生机。但山阳也因此海拔越来越高,据说比东乡要高出3米左右,迫使运河成了名副其实的悬河。 语音 宝应、淮安话都属于江淮官话(洪巢片),山阳话自然也算是江淮官话了。但山阳人到了河东(运河东)别人一听口音就基本断定是山阳人。但要他们说清楚是山阳哪个村的人就勉为其难了。山阳人口音大致分三个片,外地人很难区别的。以山阳本镇的南北向大河为界,可以大致分为东西片。再以盐金国防公路(331省道)为界,南边的算南片。这三个区域口音和他们的四邻县市人的口音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第一类,东片口音接近东乡黄埔及县城口音。有这样口音的人主要是山阳、徐庄、龚陈、杨河、长沟、春光、金庄等村。第二类西片是淮安口音。主要是南圩、大东、吴坝等村。第三类南片口音有金湖口音特点。主要分布在兴同、公民、中南、顺河、光辉等村。总的来说东片口音生硬,南片轻柔,西片淮侉。 生活在一个区域,自然我们也有共同的方言土语,说起来除了腔调有细微的区别,意思是一样的。如:家里来客人了,赶快上街(音gai)买咸(读:han)。这个“咸”字外地人估计听不懂,其实就是菜的意思。东乡人讲“支书”到山阳人嘴里就官升一级,一律称:“大队书记”。“主任”读为:“主en”,这个山阳人独特的称呼几个片倒是意思和读音惊人的一致。 腔调是难以文字描述的。南片人口中的“学习”往往读成:xiexi-e(尾音为轻曼的阳平);东片的人读的比较生硬:xi-axi-e(尾音皆为粗短的阳平)。东片人说“吃菜”:qi-e(尾音阳平)cai,西片人说:qi-eqie-a。同样,“洗脚”的说法也大致如此。南片为:xiji-e(尾音为轻曼的阳平),东片人读:xiji-a(粗短的阳平)。 称呼上也很有趣。东片、南片人称爸爸为:“丫丫”,西片的淮安口音则是:“嗲嗲”。孩童时我们常常取笑西片的同学,因为他们那边吆喝牛时就是这样的:“哦~哦~哦~——嗲!” 地产和东乡略有不同:山阳或许是黄土,土壤偏酸且地势高爽吧,故而水芹菜几乎不见,即使有藕和慈姑也没有东乡的大和甜。但因是黄土的原因,山芋、高粱、胡萝卜等明显比东乡多。到了山阳看到这些植物,无形中就有点到了淮安、宿迁等侉地方的感觉了。 本地人笑称北方人为侉子,而我等在苏南人眼中也成了地道的侉子!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侉子呢?(作者/细眼瞅人生)
|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及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