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县城县南街到朱家巷,有两条巷道相通,南面一条叫学墩巷,北面一条叫小石头街。小石头街内有一座保存较好的清代建筑,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后,曾是县民政局的办公地,这便是朱方伯公祠。据1994年版《宝应县志》载:“朱氏家祠位于县城小石头街8号,为清湖北布政使朱士达家祠,建于清道光年间。有门厅、穿堂、大厅、厢房共19间,门楼砖雕、石刻精致基本完好。”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占地700平方米,属浙派风格。是宝应现存规模较大的清代建筑之一,也是朱氏家族仅存的一座祠堂。来到方伯公祠前,只见多重雕砖叠砌的门楼卷檐,汉白玉石档,平地抬高的数层石阶,厚重的黑漆大门,立刻将原本的品位迅即提高,跨过汉白玉石槛,走进门堂,穿过二道厅,沿着石甬道直达正厅堂前,凝重深邃的氛围扑面而来,使人肃然之情油然而生。正厅前的天井,比第一进天井宽大许多。可以想见,当年“宜禄堂”子弟论资排辈济济候立于天井之中,祭拜方伯公时的盛典是何等隆重。 朱方伯公即朱彬的次子朱士达。士达,字公孚,号恕斋,生于乾隆39年(1774),卒于咸丰二年(1852),享年79岁。嘉庆22年(1817)进士。朱彬有四个儿子,长子朱士彦,即“朱天官”。四子朱士辨,国子监生,不幸先卒。三子朱士亷,《县志类编》载:“道光癸巳(1833)进士,官直隶武强、山西石楼、河南固始等县知县,卓异。升用同知,有惠绩。”朱士彦、朱士达、朱士廉兄弟三进士,为宝应历史上的美谈。方伯公虽名士达,入官场后,官运似乎并未如其兄那样通达,也许是因为其兄士彦在京为官,清廷有规避的缘故,一直外放在基层做地方官。先在安徽黟县、南陵、霍山、怀宁等县任知县,后擢凤阳府知府,置庐凤道。又调置徽宁池太广道,道光十四年(1834)在其丁父艰前升调广西左江道。服阕,授云南迤东道,升四川按察司,调陕西按察司,擢湖北布政使至老疾致仕归。明清时布政使别称方伯,人称其为方伯公。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倡导教化,选拔贤能,注重农耕,兴修水利,惩奸除恶,革弊减赋,务实为民,关注民生。他在霍山任上建文峰塔,修奎文书院,试拔了后来成为理学名儒的吴廷栋;赈灾怀宁,存活十数万人;知寿州任上,开浚芍陂斗门三百余所,溉田六千余顷,此水利工程至今尚在发挥作用;凤阳知府任上,核实所辖州县军民户籍,革除旗丁奸役互相勾连,以“飞军”扰民的宿弊;在云南开凿灵心河,疏泻马龙河水,使扬林河两岸民田得免水潦;任职湖北布政使时,悉心综核,使府库存银由接任仅存的五万两,积至离任时的七十万两,成一时名宦,祀寿州名宦祠。道光十五年(1835),居家丁父忧期间,为宝应捐修城垣,记录二次。为人一生洁身自好,肝胆向人。特给自己的书斋定名为“知足知不足斋”。 道光二十一年(1841)朱士达在陕西按察使任上。该年七月,禁烟有功却遭投降派诬陷的林则徐,被道光皇帝革职,“以重发往伊犁,效力赎罪。”在林则徐取道西安北上时,士达挽留林则徐在西安盘桓时日。临行前,朱士达馈赠银两以助川资。获罪遭贬,势利之人避之唯恐不及,而朱士达竟如此厚待林则徐,这不仅表现朱士达爱憎分明的豪肝侠胆,也表达了朱士达对禁烟的支持和对英雄的仰慕之情,同时也说明朱、林两家有着非同一般的深厚友情。据方伯公后人朱庆谦先生讲,他们家原先曾保存很多林文忠公的墨宝与书札,可惜这些极为珍贵的文献多散毁于历次动乱中。 历史终成过去。近经政府拨款,按原状修复的方伯公祠将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它将彻底改变原先一家一族祭祖的功能,而向社会开放,成为千年古城特色旅游开发的新景点。化朽旧而标新意,变一己而利民生,这种只有我们这个时代才能做到的如此圣洁的升华,无论对方伯公,还是方伯公祠,都可谓“得其所哉”。我想,即便方伯公九泉有知,亦当含笑额手。
|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及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