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感激邓小平恢复高考的政策,如果没有这个转折点,也许我不会成为一名学者,也许自己还是一名工人,可能还要靠力气大小来衡量自身的价值。” ——童星 童星在扬州市宝应县乡下插队的近十年是“知识无用论”盛行的年代,1967年下乡,他独身一人带着弟弟在宝应县乡下干活,他当时根本不认为自己读到高中的学问有什么用处。 童星在农村劳动了3年多,又在公社下面的基层供销社工作了6年,“最苦的时候就是下地耕田,踩着一脚的玻璃瓦碴犁地,经常是两条腿都是血淋淋的;然后就在基层供销社站柜台,除了毛皮、棉花之类的没有卖过,什么都卖过。”回忆起知青的日子,童星感慨万千,“当时真觉得自己很没用,读了一肚子的书,却什么都不会做。” 即使在“知识无用”的年代,童星依然希望通过已学的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 1977年国庆节后,童星在宝应县委办公室翻一摞党报时,看到了一条恢复高考的消息。当时的童星是1967年的高二学生,他符合所有的报考条件,这条消息让他回想起高二时憋足了力气想考北大的梦想,他迅速找县委办公处和供销社开了2份证明。思想上的疙瘩解开后,童星赶在报名截止的前一天报了名。 1977年,22万多名考生获得了上大学的机会,童星是其中幸运的一员。400分满分的试卷童星一下子拿了386分,其中数学满分,政治99分。1978年,又是新年的时候,童星接到了南京大学哲学系的录取通知书。之后,在一次江苏教育系统的内部会议上,江苏省高教局副局长很郑重地宣布:“这次江苏的文科高考状元是苏北一个县供销社的职工。” 在第三个孩子落地11天后,童星到南京大学报到。1982年,童星从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直接留校教书,这一教就是20多年。现在回想起20多年前的那次高考,童星感到,“十分感激邓小平,如果没有这个转折点,也许自己不会成为一名学者;也许自己还是一名工人,可能还要靠力气大小来衡量自身的价值。” |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及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