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每逢饥饿时,我们兄妹就会缠着妈妈讲故事。妈妈一边手里干着农活,一边给我们兄妹讲那些听来天方夜谭的童话。妈妈绘声绘色地讲道:“从前啦,有一户人家弟兄俩个,父母都已过世。老大娶亲生子,家中有田有地,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老二没有家小就跟着老大过。老大俩口子嫌老二没出息,成天都没个好脸色对他。不是让他上山砍柴,就是让他下山刨地,回来也只给他吃剩的饭菜,还不让他吃饱。有一天老二在深山里砍柴迷了路,天黑了只好来到一个山洞里休息。他想不到这个山洞里住着一群猴子,而这群猴子都通人性。他刚进山洞想看看怎么回事,就听到猴子叽叽喳喳地回来了,他怕被猴子看见把他吃了,乘猴子没进门就躲在了山洞上面的一道梁上。他屏住呼吸,静静地看着猴子们在下面的动静。只听一只老猴子对一群小猴子叫:‘孩儿们开饭了。’然后就从身边拿出了一个金光灿灿的宝葫芦,对着葫芦口叫了两遍:‘葫芦到,葫芦到,美酒美菜出来了。’真神奇呀,石桌上突然出现了那么多的美味佳肴,香喷喷的,馋得老二口水都掉下来了。猴子们吃足了喝饱了,一个个回自已的住处睡觉去了,竟有一只小猴子闻到了人腥味,就对老猴子讲:大王,我们这屋子里有人腥味。老二在山洞的梁上一听到这话,身上像筛糠似地竟不住抖了起来,插在他裤腰里的砍柴刀被抖落下来,老猴王正竖着耳朵听动静,没想到迎头一把砍柴刀,对着他耳朵就是一刀,把他的耳朵削掉了。老猴王吓得宝葫芦也不要了,像黄牛似的直叫:‘不好了,不好了,小的们,快跑啊,杀得来了,杀得来了!’大大小小的猴子都被这突如其来的灾祸,吓得抱头鼠窜。老二没想到身上的砍柴刀掉下来,救了自已一条命,赶忙下地逃跑,他见到老猴王丢下来的宝贝葫芦,就顺便带了出来。他吓得屁滚尿流地跑回家中,来到自已的住处,已经饿得是嘴角流黄水。待他定过神来想起了老猴王用过的宝葫芦,就学着对葫芦口叫了三声:‘葫芦到,葫芦到,美酒美菜出来了。’真正不假,一会美酒美菜像王母娘娘的盛筵,老二着着实实地吃了个饱。从此他不到老大屋里吃饭了,自已每次干活回来就拿出宝葫芦尽情地饱餐一顿。”妈妈讲的“宝葫芦的传说”故事虽是荒诞无稽的神话,但对于饥饿中的我们兄妹无疑起了望梅止渴的作用。使我们幼小的心灵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了努力奋斗的决心。改革开放到如今,百姓的生活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厨房里的电磁炉,微波炉,电烤锅,电饭煲,冰箱等就像似故事中的“宝葫芦”,只要轻轻一按电钮,美味佳肴就会让你大饱口福。 其实,传说中的故事是我们的祖先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人类有什么理想追求,社会就会朝向什么方向发展,可以说一定程度上,祖先的幻想和想象正是现实社会发展的一个蓝图和图纸。诸如《传说宝应》著作中何开文先生著的“八” 宝的传说一文中提到:中原战争时期,有个尼姑真如到楚州安宜避乱修身,因目睹安史之乱给民众带来的灾难,心急如焚,有一日夜梦,她被玉皇大帝召见,赐于她如意珠等“八宝”,让她献给当朝皇帝,救万民于水火。后来皇帝封献宝之地楚州升为上州,得宝之地安宜易名为宝应(即谓得“宝”之“应”。)事实上自古以来的宝应县物产丰富,人杰地灵。现如今的宝胜电缆,宝应荷园,宝应荷藕,柳堡二妹子,宝应湖大闸蟹,纵棹园,宁国寺等现代宝应八宝,成为了宝应联系世界的名信片。吸引着国内外投资者和游客的目光。 刘世昌先生著的“泰山殿神斧接梁的传说”中提到木匠祖师鲁班化作工匠用斧柄接断梁的神话,为我们今天宝应旅游业的发展,作了良好的铺垫。范学望先生著的“开天门的传说,”孩提时就听大人讲过,这是一段多么美丽的神话传说,至今仍有青年男女在每年的七月初七那个温馨的日子守望幸福。实际上,当代的科学技术特飞猛进,运载火箭,卫星,载人飞船已经打开了天门,实现了人类的飞天梦想。在《传说宝应》这部书里,有“地名传说”,在一篇篇勤奋的作者笔下,精彩传奇的民间故事向世人展现了宝应城镇的悠久历史和深远的文化背景。“景点传说,”更是反映了宝应地大物博,有着丰厚的物质资源,可以供海内外人士旅游观光。景点在宝应大地起到了画龙点晴的作用。“寺庙的传说”,反映了宝应人民善良纯朴的个性,虽有信仰而不愚昧的那种理智的美好愿望。“民俗的传说”,把宝应人民的勤劳智慧表现得淋漓尽致,宝应人民自古以来就是勤劳的智慧的。“人物传说”是人杰地灵,妙趣横生,有明朝大画家陶成与神笔,也有八仙,何仙姑和秦始皇。这些美妙的传说,像悦耳动听的乐曲让人陶醉,使人身心为之鼓舞。啊!美丽的宝应,你不是传说!
|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及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