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中公学纪念碑 70年前,享有盛誉的南京军区前线文工团先后创作和演出了话剧《东进序曲》、《霓虹灯下的哨兵》、《虎踞钟山》,歌曲《茉莉花》、《走进新时代》,舞蹈《丰收歌》、电视剧《DA师》等一大批国内外有影响的艺术精品,涌现出了何士德、沈亚威、沈西蒙、张泽易、何仿、印青、陶慧敏、侯勇等许多著名艺术家。 南京军区前线文工团前身包括“前线剧团”,而“前线剧团”是从宝应县一座小镇西安丰组建的——这里曾是“苏中小延安”。 夏征农为排演《前线》 从“苏公”挑人组建前线剧团 1944年3月初的车桥大捷,使淮南、淮北、苏中、苏北四块抗日根据地连成一片,苏中区党委、苏中行政公署、苏中军区先后迁入宝应西安丰、射阳湖等地。苏中党校、苏中报社、苏中高等法院、苏中军机处第一总厂、榴弹厂、江淮印钞厂等直属机构也相继迁入宝应。在近两年的时间内,苏中领导机关在宝应东部纵横百余里的芦苇荡里,大展雄威。 1944年初,我国翻译家萧三将苏联著名剧作家亚·考涅楚克的三幕五场《前线》话剧译成中文后,受到了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高度重视,即用电报发往各敌后根据地,并于5月19日至26日的延安《解放日报》上连载,指定为各级干部的整风学习材料。 1944年5月,正值苏中公学整风学习最关键的时刻。“反对戈尔洛夫思想”成为部队中风行的座右铭。此时,苏中公学一至六队即将结业,夏征农教育长发现学员中文艺人才济济,决定由总俱乐部从各个连队抽调演员,集中起来排演《前线》,苏公学员中不乏曾当过职业话剧演员或业余戏剧爱好者。剧组经过精心物色,挑选了约80人,正式组建了前线剧团。 为解决经费问题 陈丕显批准到苏北行署借款 据介绍,《前线》既是一出多幕大戏,又是从外国搬来的话剧,在当时敌后艰苦的环境中,演出工作,从财力、物力,到人物造型、舞台设计、服装与道具制作等一系列难题,需要解决,其难度可想而知。 首先要解决演出经费问题。当时地方党和政府对《前线》的热情支持使全体演职人员深深为之感动。在经费困难时,夏征农亲自给区党委副书记陈丕显写信,请他帮助解决经费,陈丕显二话没说,立即派郑明带着介绍信去苏北行署借款,迅速购买了布匹、服装、化工用品,解决了道具问题。 在排演的过程中,作为剧本的执导,邵钟到处搜集资料,向内行求教,吴镇、昌进等学员队的领导人也经常光临排练场地,出谋献策,“苏公”依靠集体的智慧,使《前线》脱颖而出。 《前线》公演轰动 先后在苏中演出了5场 1944年10月5日,剧团在毕业金吾庄校部大操场土台子上进行了第一次彩排。11月7日,全校召开庆祝苏联十月革命节大会暨一至六队学员毕业典礼,话剧《前线》在宝应芦苇荡中震撼公演。在当时的革命老区,能看到这样专业水平的大戏,确实闻所未闻,因而产生了轰动效应,附近各地纷纷邀请剧组前去演出。 11月13日,《前线》剧组应邀前往盐阜区三师师部和苏北行署驻地益林镇演出。当地党、政、军干部与《苏北日报》社的成员都赶去看戏。黄克诚师长登台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11月下旬,《前钱》剧组又应邀前往一分区演出,在分区、专署所在地演出,党政军负责人刘飞、惠浴宇等出席观看。 《前线》在苏中产生了轰动效应。粗略计算,先后共演出5场,当时多在广场演出,每场观众均在千人以上,累计共有五六千观众。 苏中整风学习时期 《前线》剧组还排演《甲申记》 与此同时,《前线》剧组还排演了另一出大戏《甲申记》。 1944年5月,正值苏中整风学习最关键的时刻。为贯彻党中央指示精神,夏征农亲自挂帅,与吴天石、沈西蒙一起研究《前线》与《甲申记》剧本的创作。1945年5月4日在苏中公学驻地安丰固晋,剧团为苏中青年代表座谈会举行了《甲申记》首场演出,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参加演出的演员和工作人员,后来同新四军一师的一批文艺骨干,正式建立了“前线剧团”。解放战争胜利后,为继承前线剧团的优良传统,华东军区的直属文艺团体曾先后分别编成前线话剧团、前线歌剧团、前线歌歌舞团,但“前线”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而南京军区政治部前线文工团由前线歌舞团、前线话剧团合并组成。 【读报词典】 苏中公学 原“抗大”第九分校。1944年2月10日,苏中区党委、苏中军区作出决定,在原抗大第九分校的基础上,创建苏中公学。新四军一师师长、苏中军区司令员粟裕兼任校长,夏征农任教育长,后任校长。“苏公”主要培养区以上干部,内设政治、军事、文化等课程。苏中公学先后办了五期(每期6个月),为军队和地方输送了4000多名干部。 南京军区政治部前线文工团 由前线歌舞团、前线话剧团合并组成,是一支在军内外享有盛誉的专业文艺团体。该团前身为新四军军部战地服务团和所属部队中的“前线”、“抗敌”、“拂晓”、“淮南大众”等剧团。1955年5月1日,由国防部正式命名为前线歌舞团、前线话剧团。
|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及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