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家的村子——你知道宝应吗?(二) 我老家的村子在宝应县城的边上,是一个城乡结合部。高高的白杨树整齐立在村前的小道上,下了车,看见苏北平原一望无际的麦田,绿油油给你心旷神怡的感觉。村边种的蚕豆、油菜子和各种蔬菜欣欣向荣。面对宝应县城,右侧不远是京杭运河,京沪高速跨村子左侧而过,宝应开发区就在村头。 老家的人见我们回来非常高兴,父亲在家是老小,他是这一辈兄弟姐妹中唯一在世的老人,我们这一辈还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大嫂,其余都是下一辈的人。父亲是这个村子整个家族的见证人,是老太爷。中午家乡的新鲜蔬菜和鱼肉,尤其宝应大米饭喷香而洁白,用大锅柴火烧出来就格外的诱人,那火烤的锅巴香脆我们就争着吃,宝应的特产茨菰和豆腐做汤,营养而鲜美,我特别的爱吃。 老家电灯、电视、煤气包、空调都有了。按贫富不同从建房的水平一看而知,有楼房,有平房,没有草房了。所有的年青人都出外打工,家里只有老人和小孩。少数在宝应县城和扬洲,其余在南京,在苏州、在兰州,有的还在新加坡。粮食分田到户,有老人负责,大田里的插秧、灌水、撒农药、收割、全部是机械化,卖粮食按价格自由选择,收粮到户。种粮过程不再需要劳力。税收的减免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出外打工和粮食收入,分配的第一位是供孩子上学,第二是盖房。留守的孩子少年儿童,以及空巢老人。就是盖了的一些房只是空房,使我在高兴之余感到传统小农家庭的瓦解,和农村社会的解体。离土不离乡是一句空话。面临农村能走的都走了的一种状态,给人喜给人忧,也给我一些困惑。 吃完午饭后,我们就去祭扫祖宗,一个村子一块墓地,贫富从坟的修建上也是一目了然。我们给爷爷奶奶烧纸磕头,给平辈包括已去世的下一辈鞠躬志哀。我望着高压线从这里凌空而过,高速公路的繁忙显示了时代的变革。在这里安息的亲戚有的熟识、有的听父亲讲过。我想长眠在这里的,无论时间的长短都有自己的一生经历和故事,都是社会的缩影,都留给后人许多思考。父亲一岁丧父九岁丧母,天灾人祸、流落它乡,在他生命的历程中,经历过无数的坎坷和苦难,有自己洒下的汗和泪。他十分珍惜亲情。父亲在自己相比境况较好的状况下,给农村的亲戚力所能及的帮助。人生自古重亲情,我父亲是深受乡亲的尊敬。在60年自然灾害后宝应县有三万五千多农民被困在家中活活饿死,该县因死亡、外流而失去的劳动力就约占百分之三十。我父亲当时在南京的第一大粮库工作,亲眼见中国的粮食却还在一船、一船地运往国外,支援亚非拉地区,这是时代的悲剧。这里就有曾饿死的亲戚。我父亲敢于直言对此常不满的。 我们兄弟经历的年代,见证了共和国成长的风雨历程,是这个时代的经历者、从朦胧走向成熟。留下了许多永不磨灭的感受。不忘前辈经历过的坎坷和苦难,时时激励自己,珍惜今天,我站在那里想得很多很多…… 作者/小麟来源/新浪博客原题《你知道宝应吗?》 |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及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