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宝应生活网 首页 宝应文化 宝应风情 查看内容

那些年,学校门口的风景

2014-10-27 09:29| 热度:7246 ℃ |作者:山阳客何平|来源:新浪博客|我要投稿

虽然这些都是五十多年前的事了,回忆起来,依然亲切。现在的学校前再也看不到了,现在的学校前是另外的风景了,那就是接孩子的家长们和接孩子的汽车、摩托车、电瓶车、自行车,以及背着沉重书包的学生们。

  这是我曾经读书的宝应实验小学现在的门口
  看到彭云先生的一篇文章,写他上小学时学校门口的小摊,许多情景和我上小学时的情景是十分相似的。虽然彭云先生要长我十六七岁,算是我的长辈了。也就是说从上世纪四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初,社会生活的变化不是很大的。
  我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就随同母亲从北京到了苏北宝应,在宝应实验小学读书。
  宝应实验小学是在县城的学宫(文庙)旧址上建造的,保留着大成殿(那是学校的大礼堂)、大成殿前两棵历400年沧桑的古银杏树(象征着两枝笔)、明伦堂(是老师的办公室),而教室则是后建的。其余的建筑那时已经荡然无存了。
  学校的大门,是一个高大的门楼,非常壮观。完全是古色古香的牌楼式建筑,中间是大门,两边是两个小一点的门,都可以通行。大门上有一个牌匾,上书“状元”,而左右门上的牌匾分别写着“榜眼”、“探花”,这被称为“三鼎甲”,是标谤宝应历史上曾经出过状元、榜眼和探花,是文运显赫之乡。
  这个牌楼正对着一个半圆形的莲花池,周边围以汉白玉的石栏,是为泮池。民间的说法,这是砚台上端的墨池。
  这是一个非常有气派也很独特的风景,可惜文革中门楼被拆除了。我几年前去宝应,现在倒是重建了这“三鼎甲”的牌坊,但是单独建造的,已经与学校分离了。校门口的莲花池也曾被填没了,成为平地,现在虽然重新挖了,已经不是当年的景象了。
  那时学校的门口总是有三五个小摊子,有卖葵花、瓜子的,有卖麦芽糖的,有摸彩的,有打撞球换糖的,有卖茶水的,还有卖烀烂藕的。学生们一般在下午上学前和放学后都会围在摊子前花掉当天家里给的几分零钱。
  我们男孩子经常光顾摸彩的一个老头,有了零钱就去玩一下,一分钱就可以摸一次。在一个布袋里摸出一张方形的硬纸片,上面写着从“五彩”到“头彩”不同。五彩的奖品很可怜,老头从长圆形米粉做的糕上切下来薄薄的一小片,四彩的糕则厚一些,二彩的糕就很长了。我们从来没有摸到过头彩,那可以得到一个很不错的玩具。我们中有一个很调皮的孩子,说老头的口袋里根本没有头彩,于是大家就起哄,说老头骗人。老头就把所有的纸片都倒出来,找到一张头彩。那孩子拿在手中仔细看了说,倒还是真有,其实暗中用指甲做了记号。老头又把纸片放入口袋,搅和了半天。那孩子把手伸进去慢慢摸,摸了好一会儿,终于摸出了那张头彩,我们大家欢呼起来,老头哭丧着脸只好把那个永远摆在那里作为号召的玩具给了我们。
  打撞球也是我们常喜欢玩的,也是一分钱玩一次。一个长方形的木盒,上面是玻璃,一边有一个弹簧钮,一拉再一松,便有一粒钢珠沿着轨道弹了出去。木盒板上有许多洞,洞周围用铁针围着,只留下一个可以让钢珠通过的空隙,但开口的方向是不同的,每个洞上方的玻璃上摆着各式各样的小玩意,如果钢珠落进去,就可以获得上面的东西。那钢珠在铁针边碰撞着,但很少进洞,往往七撞八撞之后,就落到最下面的一个空槽内,回到起始的位置。这叫“空门”,空门只能得到一小坨麦芽糖的糖稀,就是所谓“空门吃糖稀”。不过那透明的黏稠的麦芽糖,也是很好吃的,所以玩撞球的人是很多的。

  这就是空门吃糖稀

  那时的轮盘赌
  还有的摊子上摆了一个圆盘,中间竖一根柱子,伸出一根木棍,吊着一根针,你可以用力将木棍转动,最后针停的位置上,是什么东西,你就可以得到什么,类似于轮盘赌吧。也是一分钱转一次或两次,我们经常得到的只能是一小块固体的麦芽糖。是用刀切开,用一个小锤轻轻敲击下来的。
  卖茶水的摊子天热生意才好,尤其是上完体育课,都很口渴,一分钱可以喝两杯。所谓茶水,其实只有有一点淡黄色的凉开水,现在想来,就连澡堂里的用茶叶末泡的水都不如。但在那时,就是我们的“冰红茶”。有的茶摊放一点糖精,就说是“糖茶”,那也就成了我们的“可口可乐”。
  我们经常是在校门口围着这些小摊子转悠,要等到学校里的预备铃响(离上课还有三分钟)才忙不迭地跑进学校,冲向教室,气喘吁吁地坐在板凳上,往往这时上课铃就响了,老师已经步入课堂了。
  虽然这些都是五十多年前的事了,回忆起来,依然亲切。现在的学校前再也看不到了,现在的学校前是另外的风景了,那就是接孩子的家长们和接孩子的汽车、摩托车、电瓶车、自行车,以及背着沉重书包的学生们。
  我还是喜欢那艰苦而有趣的学校生活,留恋那校门前的小摊子。

  这是我的小学毕业照

  我站在实验小学的门口
  (除我的照片,其余图片来自网络,谨向提供者致谢)
   ☆ 宝应生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热门搜索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成长历程
联系我们
网友中心
投稿专区
赞助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宝应搜索
极速云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