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宝应生活网 首页 宝应文化 宝应风情 查看内容

家乡宝应,是座小县城

2015-1-26 08:30| 热度:18176 ℃ |作者:风雅扬州|来源:新浪|我要投稿

里下河地区,是诗人眼中的“水乡泽国”,单说宝应,大运河就从县城的西边擦边而过,宝应县城,似乎就是一座浮在水上的舟船,抬抬脚就可下水踩藕,伸伸手就可以采着老菱。

  大新桥畔
  三十年前,大新桥是县城最热闹的地方,典型的市中心。县城不多的二层小楼全集中在这里。为什么叫大新桥?明代的时候宋泾河上有六座桥,其中最有名的两座叫嘉定桥、广惠桥,此二桥既高且陡,古人怎么形容来着?“平地上望桥上人,如行峻岭”,可惜数百年间河道失修,宽变窄,深作浅,桥也变小了。解放后嘉定桥、广惠桥改名为大新桥、小新桥,至我出生的时候,大新桥已经夷为平地,但桥名仍在,路下几米深处的水流仍在潺潺流淌。
  这大新桥十字路口,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个方向皆是圆弧形的二层小楼,分别是邮电局、副食一店、五金一店、百货一店。所谓一店,当然是品种最全,质量最优,价格最高,吃喝拉撒日用家什这里都有,所以,无事不干或者逢年过节,县城人都喜欢到大新桥逛逛。
  邮局店堂里有个代写书信的中年人叫慈文章,本县安丰人,安丰最有名的特产是卜页,据邮局的刘汇兑说,慈文章名字起得好,也确实有文采,年轻的时候为追求邻乡的一个二妹子,用卜页当信纸,整整写了一斤的情书。
  十八岁的我那时候是个文学青年。当然,那年月,年青人十有八九都是热爱文学的,写作的气氛很浓烈。我好象比较幸运,十八岁的时候就开始有文章见报了,那时候报刊少,名字变成铅字的机会几乎是千里挑一,我就是这一千个人当中挑出来的,每个月总有两三篇文章见报。到百货一店买稿纸,到对面的邮局买信封邮票加投寄。然后,个把月后,拿着两三张稿费单到刘汇兑的柜台上取稿费。
  就这样,认识了刘汇兑,又从刘汇兑的口中发现了坐在邮局一隅的慈文章。慈文章对勤奋的年青人很客气,每次见到我到邮局,总要摘下眼镜跟我聊上半天。
  “霞子,下次把样报带过来。”每次结束谈话的时候,慈文章总是这句话。慈文章年轻的时候也投过稿,可是没有一个字变成铅字。据说他保存了六十三张《新民晚报》“夜光杯”副刊的退稿信,“毕竟,那些退稿信是铅字的。”他羞涩地说。全然忘记他面对的是一个比他儿子年纪还小的少年。(霞子,宝应俚语,小孩子的意思。)
  1990年的小暑那天,我去邮局取稿费,发现慈文章的座位空着,忙问刘汇兑。“他儿子下河游泳淹死了。”刘汇兑神色凝重地告诉我。
  慈文章的儿子,就是他跟邻乡二妹子生的孩子,眉眼很英俊,慈文章给我看他儿子照片的时候正准备给他张罗一门亲事。我向刘汇兑要了慈文章的地址,把刚取出50元稿费寄往安丰。
  后来我进出邮局,都是来去匆匆,慈文章代写书信的位置换了一个岁数很大的老者,生意很冷清。求写书信的人说,们不得文化,之前慈文章写的信,就象自己说的心里话,现在这位,写的东西总像两层皮,不是我心里想的。(们,宝应俚语,我的意思。)
  听到这话,我为慈文章欣慰起来,慈文章,你是发表过文章的,而且读到的人都曾被真正感动过。
1234
   ☆ 宝应生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热门搜索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成长历程
联系我们
网友中心
投稿专区
赞助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宝应搜索
极速云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