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射阳湖镇平江村近日来打造龙女广场,立石碑,述村史,复活古平江的记忆。村史中写道:区区平江,因瑄得名。明代恭襄,镇守淮扬。总督漕运,封平江伯。总理漕河,功绩史载。落脚扎寨,筑堤束水。湖乡之荡,鱼米沃地。高台平夷,流水向东。开基立业,七百年史。笔者现结合相关史料,对平江村的由来及明水利家陈瑄作一点解读,仅供参考。 陈瑄其人 陈瑄(1365-1433),明代武官、水利家,明清漕运制度的确立者。字彦纯,安徽合肥人。历任大将军幕府、都指挥同知、右军都督佥事,迎降燕军,封平江伯,充总兵官、总督海运城天津卫、督漕运,理漕河三十年。 陈瑄,为人骁勇,熟知兵法,善骑射。明太祖洪武年间屡次从征西南,累功迁四川行都司都指挥同知。明惠帝(朱允炆)建文末年,迁右军都督佥事,命总舟师严守江防。等到燕王朱棣大军到达时,以舟师迎降。朱棣即位为明成祖后,封平江伯。成祖永乐元年(1403)任总兵官,总督海运,后改掌漕运。 陈瑄虽是武夫出身,但为官有道,重视民生,总督漕运,为治水和漕运贡献了毕生精力,取得了辉煌的业绩:开凿了清江浦;整治运河入江通道;整治淮扬运河;整治徐州洪和吕梁洪;加强运河管理等等。宣德八年(1433年),陈瑄以69岁高龄和带病的身体,坚持在高邮、宝应、淮安一带勘察运河,死于任上。陈瑄去世后,朝廷追封其为平江侯,赠太保,谥恭襄。《明史》评:“凡所规画,精密宏远,身理漕河者三十年,举无遗策”。赞“治河通运道,为国家经久计,生民被泽无穷”。 封爵平江伯 中国古代有一种爵位制度,封爵。爵位是皇族、贵族的封号,用以表示身份等级与权位的高低。爵位的设置在各个朝代均有不同。明朝爵位分两种,一是只授终身(不世),二是可以世袭(世)。爵位“世”与“不世”,以军功大小而定,均给诰券。明朝公、侯、伯只有爵号和食禄,并无封邑。陈瑄因助朱棣渡江夺权有功,封平江伯。仁宗即位,陈瑄上疏陈七事,向皇帝提出七条建议,仁宗曰:“瑄言皆当”,令部司执行。并降敕奖谕,赐诰券,子孙世袭平江伯。陈瑄去世后,由他第二代长子陈佐袭平江伯。 平江村由来 平江,庄名,明代称平江村。明永乐年间王朝迁都北京,为实现南粮北运,派陈瑄任漕运总兵官,总督漕运,封平江伯。永乐十三年(1415年)导水入淮,建闸调节水位,漕船直入黄河。此乃开启史无前例明大运河漕运和管理制度,维护和稳定了明王朝政治地位。他在总理河漕三十年间,整治河漕,遍访乡间,疏浚河道,筑堤束水,以水合流,漕运畅通。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平江侯陈恭襄祠》诗云:“江淮漕运力,其事赖恭襄。绿京书元使,黄头歌擢郎。何人敢折柳,无岁不思棠。郑伯渠今在,区区未足方”。为纪念治水功臣——陈瑄,当地人民将平江伯筑堤档水曾经安营扎寨的地方以平江而定名。原平江荡中有一高庄台,叫塞谷基。但湖荡恶劣,陈瑄遍访湖间,安营扎寨,筑堤档水,环境有变。在他的整治下,此荡变成鱼米之乡的沃地。于是,就有了郭、范、杨姓家族始祖,在此定居立业,繁衍生息,700余年来不断发展变迁,平江村地名一直沿用如今。
|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及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