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大闸蟹,大家总认为河西养出的蟹总比东荡的好,说是运西的土质好,属偏粘性的沙壤土、适合河蟹生长;水质也好,水源来自宝应湖,为活水;加上湖区的人长期从事捞鱼摸虾,养殖经验丰富,所以养出蟹自然要比东荡高出一筹。可家住宝应县射阳湖镇的黑脸汉子朱洪玉却不服气,他想,小时候,我们射阳湖里也经常抓到大毛蟹,说明东荡历史上同样是河蟹的“安乐窝”,地理环境也适合养蟹,现在凭什么说我们就不能养殖出优质的大闸蟹?养出的蟹总比河西差一节?为改变这一偏见,不服输的东荡汉子朱洪玉养起蟹来,用无可争辩的事实改变了人们的看法,目前他经营的养殖面积达到5000多亩,成为宝应河蟹养殖第一大户,在消费者的眼中他的蟹个大体肥、品质上乘,他的年收入早就过了百万元,2014年度,单落潮一处2800亩的水面就产出河蟹70多万斤,实现产值2500多万元,养出的蟹规格平均在3两以上,收入达到600万元,成为东荡地区名副其实的蟹大王,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河西潜伏专心学艺 要想真正的把蟹养好,可不是凭一句狠话就能做到的,老朱静下心来冷静地思考起来,是啊,我们东荡地区长期以来养的一直是四大家鱼大宗淡水鱼类,要谈养鱼我们一点也不比他们差,养殖产量也能达到2000斤,可要说养蟹确实不如他们,如果不是地理位置的差别,那无非是养殖技术不如他们,如何改变现状,那就得想方设法的跟他们学啊。 为了学到先进的河蟹养殖技术,老朱决定去河西拜师求经,到养蟹户中潜伏打工,不求高工资,只求能进门。那是2005年,春节一过,朱洪玉只身一人来到宝应湖边四处转悠,了解谁家的蟹养得最大最好、谁家的养殖效益最高,主动上门推销自已,最后落户在水仙实业有限公司的一名技术员家中。干活中,他不怕苦不怕累,处处主动,雇主非常满意,什么都愿意让他跟着干、对他提出的一些问题也愿意给他答复,朱洪玉很快便掌握了河蟹养殖的初步技术。 为检验自己的养蟹技术,提升自己的实际技能,第二年他辞了工,在技术员的帮助下,租用了水仙公司40亩池塘开始尝试他的河蟹养殖实践,生产上遇到解决不了的小问题就主动请教老雇主、请教周边的老渔民,遇到大问题就求教于宝应县水产局的专家。这样要边学习,边生产,逐步从河蟹养殖的门外汉变成了行家里手,养蟹技术日臻成熟,当年就取得不错的效益。 回乡创业初战告捷 要打破世俗的成见,兑现自己的诺言,在河西养蟹,养得再好,也说明不了问题,得回河东,在东荡地区养得好才有说服力。主意一定,朱洪玉决定回乡创业,2007年初,他在射阳湖镇承包了200亩的塘口进行河蟹养殖,在生产过程中他丝毫不敢大意,样样亲力亲为,从苗种培育、水草栽种、饲料加工到渔业机械应用、病虫害防治,他一着不让。功夫不负有心人,到了10月捕蟹的季节,当看到捕出的蟹60%的蟹都在2.5两以上,最大的河蟹达到半斤时,他露出了会心的笑容,河东人在河东也能养殖大蟹、好蟹。200亩塘口,收获大规格的河蟹12000公斤,实现产值80万元,扣除成本净赚31万元,他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自己的诺言。 组团发展规模效应 初战告捷,朱洪玉的自信更强了,心也跟着变大、变野了,他说,小水面养殖效益再高,收入也有限,充其量也只能是个小康。俗话说30、50万不算富,过了百万算起步。小打小闹难成气候,既然干了,就要干出个样子、干出个名堂。朱洪玉有了目标,计划也一步步跟上来,他发动亲朋好友、左邻右舍,成立了合作社,组团发展,在合作社的运作中,他规范管理、公私分明,在养殖生产中他严格要求、处处带头,合作社的收入也随养殖面积的逐年扩大呈现出滚雪球般的膨胀,如今,他养殖的面积遍布东荡各地,广洋湖有800亩、天平有600亩,水泗有2800亩,射阳湖1008亩,让小池塘“稀、大、高”生态养蟹模式在东荡不同大水面陆续成功复制。 朱洪玉,一个话语不多的黝黑汉子,他以渔业规模化发展、科学化生产、精心化管理成就了自己的辉煌。
|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及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