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了,吃喝变成了一种负担。想在家喝点小米粥、吃点小咸菜都成了一种奢侈。虽说不想去应酬,但还是到饭店吃了好几顿,盛情难却,不去不行,不吃不行,不吃饱喝足更不行。总的来看,春节期间在饭店吃喝的主要由头,一是亲情,大家庭兄弟姊妹近亲属团聚,这是没有理由推辞的,甚至是自个要安排时间做东的;二是友情,群友聚会、同学战友聚会、设宴款待外地同学战友,一般有地位的牵头,关系好的优先,还有AA的,大家附和,不去小气;三是人情,亲戚、同事、朋友,谁家没点事,请你了,就是瞧得起你,不去丢人,还影响关系,以后不好相处。家庭聚会,次数不会多,一年次把次,无拘无束,尽兴而归;朋友聚会,也不会多,一般都是在外地的玩得好的、的板哥们回来了,一年到头难得见一面的,回来必须见见面,叙叙旧,喝点小酒,场面热烈、温馨,大家都蛮开心。最值得说道说道的就是最后一种,人情。 最近吃的次把酒席,弟兄们上了酒桌,推杯换盏,喜笑颜开,免不了相互祝福、恭喜一番,再问最近忙啥呢,忙啥?手指一伸,出人情呗,喏,前天某某生日,昨天某某结婚,后天某某办事------外地回来的亲友或者朋友都感叹,不得了,不得了,宝应的人情简直是铺天盖地、地动山摇,鞭炮声整天响个不停,一到饭点,饭店门口人山人海,大小饭店外面一溜边的戗牌和滚动的LED屏,都是某某生日快乐,某某乔迁之喜,某某新婚之喜等等。街上的人,电动车跑的雾起来,忙出人情;乡下上来的,就坐公交。散了席,街上的人骑电动车一溜烟家去了,乡下的就拎着红礼包跟兔子似的撵公交,上车一看,有一半以上都是忙出人情的。大家说,现在反**把公款吃喝反掉了,饭店就靠办大事赚钱了。 一个教师朋友说,去年出了3万多人情,工薪阶层,亚历山大啊,单就初一到初八,要出六个人情,夫妻俩直接吃不过来,只好分头去吃酒,家里三十晚上烧起来的鸡鸭鱼肉,七大碗八大盆的,到了初五还是原样,为了身体,还是咬牙倒掉。这样的例子应该不少,浪费得心疼。有朋友已经在城里安家,没有时间回去,乡下的人情就一概由老父老母代劳,七老八十、咳咳蒌蒌的都要拄拐棍、坐轮椅颤巍巍的去赴宴、出人情,场面岂是一个壮观了得。 在我看来,结婚是人生大事,也是每个家庭最重要的事务,应该隆重办一下,这个可以理解。但是我们宝应的生日酒就显得太多了,从满月酒、抓周、10岁、20岁开始,家人的每个整生日都要郑重其事办个酒,亲戚朋友都要来出人情,一来二去,你办了酒,我出了人情,不办酒,人情岂不是白出了?所以大家都顺着这个思路来,就形成了一个人情循环,你办我就办,我出了你也得出,不能便宜大家亏了自家。又为什么集中在春节期间呢?分析了一下,主要是因为宝应在外地打工的、谋生的人多,有的则拖家带口都定居在外地了,基本都集中在春节回家,这时候办事,人才能凑齐,人情才收得齐,所以集中在春节就不奇怪了。有的是下半年的生日,都想办法提前到春节来办,就是为了趁大家在家,把人情收回来。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宝应人太喜欢做事了。 什么时候,我们跟大城市的文明生活学学,结婚大事请一请,一般的生日满月就请自家的至亲聚聚,不大操大办,既省心又节约,既为己又为人,何乐不为?!
|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及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