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宝应生活网 首页 宝应文化 宝应风情 查看内容

用心的宝应博物馆

2015-3-1 14:51| 热度:3807 ℃ |我要投稿

  宝应博物馆,中午休息。我们下午第二次遛到那里。同样礼拜天的原因,工作人员只有一人。我们请他打开展厅的大门,准备快速看一圈。   那师傅态度倒好。既然进来了,不着急。为了安全保卫等原因,他 ...
  宝应博物馆,中午休息。我们下午第二次遛到那里。同样礼拜天的原因,工作人员只有一人。我们请他打开展厅的大门,准备快速看一圈。
  那师傅态度倒好。既然进来了,不着急。为了安全保卫等原因,他一直陪伴着我们。展厅有三个,以时间的顺序布展。通过观展,我们知道,原来宝应的名字,与一个女尼姑有关。这位名叫真如的尼姑,在安史之乱的混乱中,得到玉帝赐予的八件宝贝。得宝时得到旨意:敬献给皇上,可以镇妖邪、平兵乱。于是真如向朝廷捐献了八样宝贝。很快安史之乱被平定,国家重新回到正常的轨道上。为了感谢尼姑的善举,也为了几年这样八件宝贝,唐肃宗改上元三年为宝应元年,意为“得宝瑞应”。原名安宜的这一方土地,因此改名宝应,并且在城南修建了一座八宝亭纪念此事。
  宝应算是一个文化氛围浓厚的地方。从古到今不缺少文人墨客停留的脚步。从秦汉时期就有建制的古邑,新石器时代便有人类的活动。到吴王夫差筑邗沟,宝应迎来了生机。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就是宝应人。其后的唐宋元明清,诗词大家留下的歌咏,不绝如缕。从古老的白田到唐朝的宝应,千年的发展,给了宝应一个个契机,一个个高潮。一些高端国宝级的出土文物,证明了宝应从不缺少的文明。
  当历史走到今天,宝应宽阔的大道,便捷的交通,早已不是三四十年前的模样。就像我们在村子里听到看到的那样,现在最乡下的地方,到宝应县城,一天六班车雷打不动。来回一趟只要两元钱。我们当年在农村,三十多里路的单程,只有“十一路”,别无其他。博物馆的展示,同样证明了这一切。
  不过,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宝应的如何发展。这些大好形势,在全国各地都有,都差不多。我最感兴趣的,是人家宝应博物馆对宝应方方面面全面介绍所花费的苦心。譬如说,一张张的展板,汇集了宝应各种特色的代表。每个展板有自己的主题,即便有的地方已经被拆被毁,面目全非。但是,博物馆兼有的历史考据功能,用一张张老照片,顽强地将这些告知给普通观众与游客。
  “建筑元素”、“长街深巷”、“运河文脉”、“小桥遗踪”、“古邑胜迹”、“寺庙纵观”、“市河水系”、“安宜人家”等等,简单明了的展板,可以让游客一览无遗地看到宝应曾经有过的故事,曾经有过的辉煌以及未来的更加美好。我最喜欢的“安宜人家”和“长街深巷”里,介绍了小巷深处的安逸。一个个深宅大院,最早的主人已经时明日黄花,留下的一两间建筑,有的被重新修善,更多的成了记忆深处的袅袅余音。
  小桥有很多还在。作为水乡独有风光之一的桥,是水乡人出行必不可少的关键。除了小桥,他们过去出行的主要方式时小船。宝应的小船不同于苏南的乌篷船,没有那么多的诗情画意。或许,到我看到的小船,已经是进化后的水泥船为多了,真正的木船,没有见到多少。这一次集中看了宝应周边的那么多造型风格不一样的小桥,才知道,原来过去的县城要比乡村发展程度超前了很多。
  “市河水系”是小桥的载体。纵横在城市道路上的河水,是现在修建道路的最简单复制。水路变成了陆路,大方向没有改变。变成了陆路,少了小桥纵横的风情,少了浣洗女子的生动,只有交通的功能,只有车水马龙的忙碌,多少有一点遗憾。
  博物馆转完了。那位一直陪伴我们的师傅,轻松之余可能还有一点点和我们一样的不舍。在距离过年不远的几天里,一个县级博物馆不可能有太多的客人。我们或许便是那一天的唯一一拨吧。文/扬州小兔子 来源/新浪博客
   ☆ 宝应生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热门搜索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成长历程
联系我们
网友中心
投稿专区
赞助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宝应搜索
极速云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