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2日,我开始了在新浪博客的写作。一晃而过,四年过去了,我已经发表了超过500篇的文章,算起来也有好几十万字了。我是共和国的同龄人,今年也已经六十六周岁,我的人生早已经步入晚年,有朋友劝我,你是不是把自己的文章结集出一本书呀,这引起了我的思考。 写作是我的一项爱好,几乎是在我能写作文时就已经伴随着我了。上学时写日记,在农村写通讯、写总结,当教师时写一些感想与“下海”的文章,在工厂时还写过不少相声及文艺节目,恢复高考又上学开始写诗、写小说,到了出版社,又写书评、写散文,可以说是什么都写过,写得比较杂。 我发表的第一篇作品是一个相声,那是1977年参加江苏省群众文艺调演的一个节目,后来被收入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群众文艺》(好像是这个名字),是一个小册子,出版社寄了10本书给我,现在一本都找不到了,还有40元的稿费,那时比我一个月的工资还多。 我在报刊上发表的作品是一首小诗《乡间小路》,是1979年发表在《人民日报》副刊上的,得了10元钱稿费。而真正发表比较多的作品,是到出版社工作以后,那时写得也多了。 1990年我和几个朋友曾经写过一本《自导自游手册》(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本书还是比较畅销的,当时在南京中山东路新华书店就卖了好几千本。1993年我写过一本20万字的《经纪人致胜88法》(江西科技出版社出版),还再版过。1996年起我开始为香港的《经济日报》和《新晚报》(后来停刊了)写专栏,每周除周日外每天一篇,每篇500字,大约写了三年多达1000多篇,后来又给国内的《国际金融报》写过两个专栏。我把专栏的文章整理成一本实用工具书《白领必读——公司职员成功准则288》(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是用我在香港报纸专栏上用的名字易均署名的,这本书印过两版,共约20000册。2000年我为上海一位书商做了一年编辑,利用空余时间写了一本《周末快乐随身包》,当时也用了笔名安怡(倒不是与安怡的奶粉有什么关系,是因为我插队的宝应以前叫过安宜,就用了谐音),这本书印了多少不清楚,我也没拿到稿费。我还和朋友编辑过一些有关学习与语文的工具书。 这以前所出版的书,现在看来都属于比较实用的工具书之类,内容也都是比较共性的,专栏也是“遵命文字”,没有太多的个人色彩,也很难看到作者自己的东西,没有太多价值,当时也是以赚点儿稿费为主要目的的。 我是应该把能够反映自己内心的文字出一本书,献给一直支持我的博友们、多年来关心我的师友们,于是我把自己博客上的文字疏理了一下,发现我的这些文章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杂文随笔,二是回忆录,三是游记。如何编辑呢?一个方法是分三本归类编选,一个方法是每本都有这三部分内容,分若干本编辑,因为我还在不断地写作,可以几年出一本。我征求了一些朋友的意见,决定还是以内容分为三本出,这样每本的内容相对集中。 所以我选了200多篇文章,先编辑成了这一本书。这是一本杂文集,收入这本集子的文章五花八门,可以看出我这个人就是爱好庞杂、兴趣泛泛的,“样样粗通,样样稀松”,但也有好处,就是读起来可能不太沉闷,可以让读者有所选择。希望能得到大家的喜欢。 我将它取名为《平心何言》。因为我姓何名平,平心即是我的内心,何言也即是我姓何的言论,这些文字都发自于我的内心,这是一层意思;另外,所谓平心而论,夫复何言?我人到了六十多岁,也该是平心静气的时候了,我所说所写,自认为是不偏激、不矫情的了。这也是“平心何言”的另一层意思。 我想在两年后再出一本书,叫《平生何忆》,是回忆我这个共和国的同龄人近七十年所走过的路,所经历的一些人和事;再两年,再出一本书,叫《平行何止》,是记录我游历国内外山水的行踪,但愿出书的时候,我的旅行的脚步还没有停止。这是我七十岁前努力的目标。 于是,这第一本《平心何言》便呈现在各位的面前。是为自序。 何平 2015年4月2日
|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及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