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宝应生活网 首页 宝应文化 宝应历史 查看内容

安宜历史流韵

2013-10-20 09:31| 热度:9175 ℃ |作者:陈跃|我要投稿

陈跃   战乱!战乱!“流民来归,此地安置为宜。”古安宜的得名,缘于先民一个洞天福地的梦境,他们走呀走呀,扶老携幼,在公元484年的春天里,来到这个宛若仙境的地方,“萍叶菱花水荡漾,稻浪谷香 ...
  战乱!战乱!“流民来归,此地安置为宜。”古安宜的得名,缘于先民一个洞天福地的梦境,他们走呀走呀,扶老携幼,在公元484年的春天里,来到这个宛若仙境的地方,“萍叶菱花水荡漾,稻浪谷香沿湖滨”。哦,这儿就是我们要落脚的地方了——安宜。
  今天的宝应县,若不是遭遇历史上的奇遇,恐怕一直是叫做安宜县的。公元762年5月14日的这天,处于安史之乱阴霾下的大唐皇帝肃宗,得了安宜尼姑真如献的八件宝贝,疑为天赐,“不管如何,做个事情冲冲晦气也是好的。”肃宗遂作惊人之举,取“得宝瑞应”之意,改安宜县为宝应县,改上元三年为宝应元年——我知道,一个县名标于历史帝国年号中是十分罕见的。于是,安宜县湮灭了。
  但是,勤劳勇敢的宝应人民终究记得这种历史的祝福。当宝应乡镇区划调整后县治城镇需要取一个名字的时候,是宝应人民毫不犹豫地将“安宜”二字重做了宝应县这个首镇的名字:安宜镇。情结的追随最为根深蒂固,宝应以“钢瓶之乡”享誉全国时,是“安宜”二字作为商标在钢瓶上熠熠闪光。
  我是安宜镇人。当我三十年前从安宜镇的罗巷口诞生之日起我便醉入古镇的关怀和巷口尽头处运河大堤的庇护之中,古老和灵气同时在我幼小的心间郁结,使我少年老成,童面岁增。
  家的周围其实是古安宜的剪影,从业从貌,邻居们都有先民的遗风。罗巷口中段向四周辐射,往西,百步之内可取运河水,往东,是手工业者聚住地。罗巷口之所以得名,是古时这条巷子做篾箩手艺的人居多,另有开茶炉的,打铁的,做棕棚的等等,巷东尽头拐角处是清真寺,好玩的很!往南,有龙王庙,古时运河上行舟,亦有倾覆之危,龙王庙内有口小井,变天时有水泡翻滚,渔人行客便息桅上岸。往北,一式厚砖古房,家家门前有一对石鼓,是商贾蓄房处……我的老家周围,在我的记忆里,是明清片的道具场,是扎着冲天辫的我的嬉戏的好背景!而今再回故里,冷清如寂,开老虎灶的马家茶炉已换上电热的“懒汉”;精于门窗雕花的李木匠在门口闭目呷茶,看儿子做着铝合金门窗;看看清真寺,一派破屋倒墙,竟有寒鸦飞……
  我的小学,是在明朝古学宫里完成的。上学路上,我记得,我先是沿着一条老街走着,后又沿着一条叫“宋泾河”的城市河走,过了一座小砖桥,遥遥望见古学宫“大成殿”飞檐金黄的琉璃瓦,一撒欢便到了学校。今天的我回头走这条路,乖乖,这才发现,当初我的求学路,步步都在丈量历史呢!那条老街叫南大街,有百年“同松药店”。踏进日光灯照耀的药店,有烫发的女店员迎接我们,看那药店里墙上,竟还保持我记忆的旧貌,最上层,一溜烟盛中药的“双喜青花坛子”,下面或闭或合上百个中药抽屉,丸、散、膏、丹,色、香、味、型,无不精妙,前柜抓药,捻线列包,有的包纸上还印有药性、产地说明,“先煎”“后下”一一注明。店员介绍,“同松”除自行收购县内药材外,还从扬州大德生、镇江恒大、上海义丰等药号进货。再说城市“宋泾河”,史书载,是隋唐京杭大运河淮扬段之“邗沟”、邗沟宝应段之“宏济”、宏济宝应城区段之“宋泾”也。我这才知道,儿时日日经过的不起眼的宋泾河,在唐宋时期是推动宝应城大发展的大运河--当年隋炀帝下扬州的大队龙舟即由此经过。运河穿城无疑给宝应带来了繁荣,唐诗人、曾任安宜尉的储光羲有诗云:“十里次舟楫,二桥通往来。”这二桥即指今日的大新桥和小新桥,我儿时日日经过的小砖桥(小新桥),即是唐初时的“运河大桥”广惠桥,长度史载二十丈。
  这是历史缔造的姻缘,唐时古运河上宝应有二桥,今日大运河上安宜有二桥。今安宜镇范围已扩至河西,偌大京杭大运河,又成了一条穿城而过的城市河!
  站立小新桥畔,看周遭民居逼仄河道,有背书包的学童从桥上走,一如我从前,三蹦两跳即过桥,再想明朝孔承生的《修学记》:“广惠桥最崇壮,创自唐开元。”十分伤感,想象当年:粮驳、商船、官舫、渔舟,日夜不断,帆樯如林,两岸房屋栉比鳞次;商铺连绵,人来人往,果然繁华。唯一欣慰的是,我小时围绕追逐的大成殿还在夕光下泛着和蔼的金光,慢走石板道,推开木格门,嗬,这里已成了母校的图书室,古学宫的文气依旧延续着,“文章千古事”啊!
  运河为古镇载来繁华的同时亦载来文化,有一人当提及:马可•波罗。当年他南下经安宜,对此段运河水及宝应城镇人作了描写:“离开淮安府,顺着一条通往蛮子省的堤道……堤道两旁有无数宽阔湖泊,水深可航行……走了一天路程,当夜幕降临时,来到一个名宝应州的大城镇。他们靠工商业维持生活,丝产量很高,并且织成金线织物,生活必需品极为丰富。”老外眼中的我们的先祖,是富庶而骄傲、精致而勤劳的。从马可.波罗的文章,我们是否可以推断认为,宝应今天的缫丝业和纺织业,实在是渊源有自的。
  水运作为当年的主要交通手段,构成了给安宜街道商埠输送养料的血脉,加之地近扬州,处淮扬运河线上,商贾必经,此古镇的兴起,实在与水有关。
  看看安宜人,像不像淮扬菜系中的某道果盘,酸酸的,甜甜的,不是格格不入,绝对不拘一格;而安宜人的嗓音,淮安人听着软,扬州人却听着戗!  
   ☆ 宝应生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admin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热门搜索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成长历程
联系我们
网友中心
投稿专区
赞助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宝应搜索
极速云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