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素珍,是宝应县第一批插队知识青年。她从1964年第一批下乡,到1979年最后一个回城,在第二故乡——芦村公社新民大队,留下了十五年的闪光足迹…… 新民大队地处芦村公社西北角,交通闭塞,田多劳动力少,又没有其它经济作物和副业收入,是芦村公社比较贫穷的大队之一。 在采访张素珍时,她回忆当年知青班在新民大队的那段生活说:“有过劳作的辛苦和丰收的喜悦、有过美好的憧憬和青春的遐想、有过生活艰难的困惑和畏惧的情绪、也有过朦胧的爱和初恋的甜蜜,在农村十五年锻炼了我,也觅到了知音成为终身伴侣”。打开话匣,十五年的农村生活经历侃侃而来…… “1964年正是国家三年困难时期刚过,农村正处于恢复生产时期,我们知青刚下乡每月有28斤供应粮,日子还算过得去,可是一年以后,我们知青不再吃供应粮和农民一样凭工分吃粮,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由于我们刚下乡不会生产劳动,挣的工分比较少,所以得到的粮食也少,过上了比农民还要艰苦的生活。哎——她深深叹了一口气,又讲述着一幕幕往事” 那一幕幕往事记忆犹新。每天繁重的体力劳动累得全身散了架,正当酣睡时,就被生产队长敲的铁犁铧声音惊醒,睁开朦胧的双眼,看见外面还漆黑一片,夜里两点钟就要起身到田里拔秧。早春四月,天气还寒冷,卷起裤筒光着双脚站在冰冷的水中几个小时,把双腿冻得抽筋,至今还留下像一团团蚯蚓盘印在双腿上。有一次摸黑拔秧把一条水蛇摸在手上,原本胆小如鼠的我吓得惊呼。那一幕惊心动魄。1965年春季,生产队安排我们6个男生、4个女生用小船到河西割青草,拾粪回来做草塘粪。住在金湖县唐港公社华庄大队王庄生产队4天,青草、猪粪、鸡粪装满整整一小船,满载的胜利喜悦从唐港返回,当小船行到宝应湖中心时,忽然起风而且风越刮越大,浪头越来越高,几个男生都是半途出家与当地农民现学的撑篙摇橹技术,遇到这种狂风巨浪不会躲闪,只知道用力撑船使劲摇橹奋勇前进,由于用力不当,撑船的篙子断了,摇橹的杆子断了,一叶小舟随着风浪任意晃荡转入旋窝,一个浪头扑来淹没了小船,几个男生跳入水中想用肩膀扛着小船,双脚不能沾地根本无济于事,小船在渐渐地下沉,我们4个女生拥抱一团高呼‘救命啊,救命啊”!’就在千钧一发之际,闻声撑船赶来的渔民救起了我们,身上棉袄、棉裤全结冰了,冻得直打哆嗦,迷迷糊糊隐约听到渔民们说,‘你们这几个青年是胆大命又大,这湖里每年都有淹死的人。’那一天怎么过来的至今都无法想象。那一幕令人心痛。下乡插队的第二个年头,多病的父亲年仅46岁就与世长辞,当我闻知噩耗时悲痛欲绝,更令人心痛的事是手中无钱料理丧事,父亲虽然有安葬费,作为家中长女不能膝前尽孝,就是买几刀黄纸烧烧都没有钱,是我终身遗憾。万般无奈将下乡时国家发的一床棉被和一套铺板偷偷地卖了20元钱买些黄纸和开支一些费用。料理完父亲后事,下乡没处睡觉,好心的乔风玲大姐就叫我与她同睡一张铺合盖一床被。公社管知青的干部杨宏章了解情况后,重新分给我铺板和棉被,才能得到安身。” 随着轰轰烈烈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开展,党中央又发出“知识青年扎根农村一辈子”的号召,知青下乡锻炼几年就回城已成为泡影。张素珍在劳动中结识农村青年李万春产生爱情喜结良缘,树立起扎根农村一辈子的信心。她1972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73年1月出席宝应县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积极分子代表大会,1974年1月出席扬州市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积极分子代表大会,1975年3月出席江苏省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积极分子代表大会。1976年被抽调到县里组织的工作队到柳堡公社、城郊公社等地工作,1978年回芦村公社协助负责妇女工作。 20世纪70年代末,火红的知青时代结束了。张素珍见到一起下乡插队的知青陆续离开了新民大队一个个回城,心中也产生过迷茫,她望着原来的四合院里空荡荡的知青宿舍,也曾流过泪水…… 她最后一个回城,分配到商业系统工作,退休后仍热衷于社会公共事业,先后被安宜镇多次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12年被县政府授予“十佳市民”光荣称号。房殿宏
|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及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