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宝应生活网 首页 新闻资讯 宝应关注 查看内容

构建和谐交通浅论

2015-10-17 10:00| 热度:5957 ℃ |来源:宝应文化月刊|我要投稿

路交通秩序是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的反映,综合体现着一个城市的管理水平。宝应城区是我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城区道路交通秩序不仅是县委、县政府关注的重点,也是广大群众关 ...
  道路交通秩序是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的反映,综合体现着一个城市的管理水平。宝应城区是我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城区道路交通秩序不仅是县委、县政府关注的重点,也是广大群众关心的热点,近年来,宝应县公安部门办理的提案、建议涉及交通管理的占比高达95%,社会各界对强化城区道路交通管理、改善城区交通环境、提高通行效率、提升城市形象寄予很高期望,优化城市环境、提高管理水平、提升城市形象、构建和谐交通,通过建立健全科学高效勤务机制、城区道路交通安全研判机制、综合管理协调机制,采取科技、行政手段,因路施策,切实解决城区道路行车难、停车难、秩序乱的问题,成为我县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当务之急。
  一、我县城区道路交通基本情况
  (一)道路及停车场情况
  1、人均道路面积。宝应城区现有人口21.3万人,城区面积为30.8平方公里,城区道路里程214.44公里,其中主干道57.51公里,次干道39.07公里,人均道路面积为13.66平方米,路网密度6.96公里/平方公里。
  2、基本路网。按照《宝应城市总体规划》,宝应城区高速公路以西的主干路网将建成“九横六纵”。目前,已建成贯通的为“七横”。七横为:八浅路、宝源路、宝胜路、泰山路、叶挺路-宝应大道、南园路、南淮江路(原南部淮江公路东西向段);六纵为:运河路、苏中路、白田路、淮江大道、东阳路、淮江公路复线。
  3、停车场和停车泊位。城区现有社会公共停车场7个,停车位400个(目前正常使用的只有罗马假日地下停车场,其他均被挪用),路内和路外停车15处,停车位650个,合计停车位1050个,目前缺口约2500个停车泊位,城区停车难现象非常突出。
  (二)车辆和驾驶人情况
  截至2013年底,全县登记在册的电动自行车25万辆,机动车保有量9万辆,机动车驾驶人123177名,其中,汽车40881辆、摩托车等其他车辆49575辆,仅2013年全县汽车就净增7600多辆。2014年1-6月份我县新增汽车3681辆,其增长势头迅猛,预计今后五年每年将净增汽车7000辆。另外,估计尚有近10万辆未登记电动自行车,这些车辆大部分在城区通行,给城区道路交通带来很大压力,城区行车难在短期内难以从根本上解决。
  (三)公共交通情况
  城区现有公交企业1家,拥有公交车286辆、公交车驾驶人380名,公交线路18条(含农公线),公交站台100个,其中纯城区公交线路3条、公交车29辆。目前,城区每万人拥有公交车1.3辆,对照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6.7-8.3标台/万人的中、小城市公交车标准,缺口巨大。
  (四)交通流向和流量情况
  1、城区机动车南北向交通流重点集中在苏中路、白田路、安宜南北路等;东西向交通流重点集中在安宜东路、叶挺路、泰山路、北河路等。以白田广场岗的流量统计为例,南北方向机动车流量高峰期间430辆/小时,平峰期294辆/小时。东西方向机动车流量高峰期间564辆/小时,平峰期420辆/小时。
  2、我县城区居民非机动车出行率70%,步行出行率达15%,以慢行交通(非机动车交通和行人交通)为主。城区非机动车南北向交通流重点集中在安宜南北路、苏中路、白田路;东西向交通流重点集中在泰山路、叶挺路、安宜东路、南园路。
  (五)交警工作量情况
  1、城区安宜中队实际在职交警24人、路面执勤协管员45人,开发区中队实际在职交警9人、路面执勤协管员10人。1986年城区交警中队成立时民警34人、管理建成区面积3.7平方公里,2013年城区建成区面积已达30.8平方公里,而民警人数反而减少1人。
  2、交警大队现有人数126人,人均管理机动车数718辆,人均管理非机动车数2777辆。不难看出,我县城区道路基础设施与人、车数量的增长是不相适应的,城区道路交通管理的压力很大。我县公安交管部门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在住建、交运等相关部门大力配合下,紧紧围绕“文明交通”、“交通畅通”两大工程,以建设“平安畅通宝应”为目标,坚持精细化、标准化、规范化、常态化管理,把交通管理工作做精、做细、做好、做实。2012年至2013年,政府在增设、改建交通安全设施方面投入资金约1500万元。2013年在全县机动车净增7600多辆的情况下,交通事故四项指数与2012年相比,取得了事故数下降3.8%、亡人数下降13.1%、伤人数下降37.7%、直损下降9.3%的良好成绩,有力地维护了一方平安。
  二、城区道路交通存在问题
  目前城区道路交通总体安全、畅通,既没有形成大面积交通堵塞,也没有发生有影响的重大交通责任事故。但是在局部区域、部分时段,交通堵点、通行慢点、秩序乱点和事故黑点时常出现。
  (一)交通堵点
  城区现有交通堵点11个:(1)泰山小学路口;(2)桃园小学门口;(3)泰南路与叶挺路交叉口;(4)东升路与叶挺路交叉口;(5)东升路与泰山路交叉口;(6)物价局路口;(7)实验小学东门、北门;(8)邗沟路城郊菜场段;(9)安宜北路窑河菜场段;(10)运河大桥大桥菜场段;(11)东升路与安宜东路交叉口。
  (二)通行慢点
  城区现有通行慢点4处,分别为:(1)安宜东路城郊桥至亚细亚段;(2)叶挺路叶挺桥至实验初中段;(3)北河路;(4)安宜南北路健康药店至同松桥段。
  按照《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城区主干道机动车设计通行速度为50公里/小时,次干道机动车设计通行速度为40公里/小时,自行车设计通行速度为11-14公里/小时。经调查:叶挺路平峰时段,机动车平均通行速度为25公里/小时,高峰时段机动车平均通行速度仅为20公里/小时;苏中路平峰时段,机动车平均通行速度为30公里/小时,高峰时段机动车平均通行速度为24公里/小时。无论是平峰和高峰时段,机动车、非机动车通行速度与设计规范要求差距较大。
  (三)秩序乱点
  城区现有秩序乱点6个,分别为:(1)安宜东路老车站至安宜桥段;(2)南园路的苏中路与南园路交叉口至运河路段;(3)泰山路铁桥口岗至运河路段;(4)新车站北门路口;(5)叶挺路中段;(6)工农路健康药店至五琼浆桥段。
  三、我县城区道路交通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城区道路交通科学管理,提升科学化管理水平。
  1、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协调城市规划与交通发展。
  2、完善路网结构,治理支路秩序,打通主动脉,畅通微循环。
  3、加强停车设施规划建设和管理,解决日益增长的停车需求。
  4、建设完善城区公共交通系统,提高城区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
  (二)加强城区道路交通长效管理,提升规范化管理水平。
  1、健全城区道路交通管理综合协调机制,形成交通管理的合力。
  2、健全交通违法整治长效机制,规范行车、停车、路口秩序。
  3、健全文明交通长效机制,提高守法意识,规范出行行为。
  (三)加强城区道路智能交通管理,提升科技化管理水平。
  1、完善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2、渠化重要点段,优化交通组织。
  (四)加强城区道路交通综合治理,提升系统化管理水平。
  1、是对涉及道路交通安全与畅通的有关项目严格审核把关。
  2、是落实人力三轮车、电动三轮车、残疾人车载客运输专项整治保障政策。
  3、是落实城区交通安全设施经费。
  4、是增加城区交警警力,落实城区协管员经费。
  总之,解决城区道路行车难、停车难、秩序乱问题是一项复杂的、艰巨的系统工程,面对交通管理出现的新问题,要求交通管理者不断加强调查研究,因地制宜,善于借鉴其他城市先进管理经验,勇于探索、创新,处理好、平衡好人车路关系,为我县经济快速发展创造畅通、安全、有序交通环境。
  作者:徐加龙、孙海峰、戴龙、陈帮杰 (宝应县公安局)
   ☆ 宝应生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热门搜索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成长历程
联系我们
网友中心
投稿专区
赞助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宝应搜索
极速云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