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全面放开二孩了。不过,让人愿意生、养得起是个大问题。毕竟生养是非常浩大的工程,缺乏相关的利好配套,人们的生育欲望恐怕不会高。 生不生,很大决定权在于女性 一胎政策成为历史 1、现有调查显示,为数众多的现代女性对于生育顾虑重重,意愿不高 长久以来,有一个观点被广泛传播和采纳——越是现代化的地区,人们的生育欲望就越低。其实,这和女性的教育背景、社会经济地位严重相关。生育孩子,女性,特别是职业女性要付出非常多的成本,甚至要丧失掉很多的职业机会,因此,许多现代女性不愿意生育。而二孩意味着女性的生育年龄比较高,相关的健康风险比较大,更需要好好地思量。此外,经济发达,也让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多养育一个孩子,明显意味着物质生活水平降低。这些道理放之全球皆准。在中国也一样。因此,在放开“单独二孩”之后,也并没有出现生育潮,许多中国女性的生育愿望很低。 生不生,女性的意愿非常关键 有民调为证。中国妇女报今年8月刊登的一篇题为《如何让女性敢生二胎》的评论中引用了一则数据:据有关部门对生育二胎意愿的调查结果显示,愿意生育二胎的居民中,男性占52%,女性占45%,其中经济发达地区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女性愿意生育二胎的比例更低,女性对于生育二胎顾虑重重。再来看地方的具体例子,今年3月,上海市妇儿工委、复旦大学相关课题组公布的“‘十三五’上海妇女发展需求调查研究”显示,上海已婚育龄女性的二孩生育意愿不高,在45岁以下的已婚女性中,54.2%的人明确表示“一个就够了,不想要两个”,有生育二孩意愿的仅占15.1%。同样,教育程度较高的女性生育意愿又要比教育程度低的女性小。 放在中国女性生二孩这件事上,还有两个异常困难之处 全球现代女性都有不愿意生育二孩的共性,例如,职业发展、养育负担、对生活质量的期待等等。而生完之后的养育是重中之重。在中国女性养育二孩这件事情上,还有两点异常特殊的困难不得不考量。 1、特殊困难一:帮忙带一孩的爷爷奶奶老了,带二孩很吃力,还可能延迟退休 在中国家庭中,老一辈承担着大量抚育孙辈的工作。在北京有将近80%的孩子是由爷爷奶奶辈看护的。上海媒体也披露了一项在该地区的调查,对6岁以下幼儿的照料中,祖母辈要承担64%的责任。尽管很多的年轻一代对于隔代抚养非常抗拒,可还是没有办法,因为这节约了大量的成本和精力,是最佳选择。 那么,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是,当二孩来临的时候,许多老一辈真的老了,不管是体力还是精力都带不动孩子。而就算他们有余力,把退休生活全部放在孩子的“保姆”上,对老人也是非常残酷的事情。并且,他们的头上还戴着“延迟退休”这个紧箍咒,当这一政策真的开始实施,即使是一孩,爷爷奶奶们也没有精力来带了。 2、特殊困难二:在东亚文化圈,女性的养育等家务负担尤其重 老人不带,大部分家庭都请不起能干负责的全天候保姆,那只有夫妻自己来,可这往往意味着重担又落在了女性身上。 有例为证。这些年来,日本、韩国、新加坡和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都采取了不少的措施来鼓励生育,奇怪的是他们的生育率大多还是止不住地往下降,如下图: 复旦、清华的沈可等学者联合所著的《国际人口政策转向对中国的启示》一文提到,东亚的现行政策在敦促男性投入更多时间抚育子女这方面所作的努力还非常有限。尤其是东亚社会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内部分工,使得男性原本在料理家务、养育子女方面的投入远低于女性。伴随着生存压力的上升,女性在工作与生育之间面临更艰难的抉择。 上述研究对中国尤其有启发。对于普通的工薪家庭来说,女性不可能不工作,否则家庭收入完全不够养孩子。而要鼓励男性多抚养孩子,转变育儿观念,并非一日之功。《中国妇女》杂志社和一家调查中心所作的《第10次中国城市女性生活质量调查报告》显示,女性对家庭收入的贡献率平均为32.3%。而“工作任务繁重”(58.1%)、“工作家庭难兼顾”(44.4%)、“职场竞争激烈”(36.8%)是女性感到压抑大的三大原因。情势如此严重,还谈什么养育二孩呢?难怪中国妇女报的评论写道,“目前的二胎政策,鸣锣呐喊的主要是国家和政府,而实际买单的却更多是家庭特别是女性。” 相关配套,特别是育儿的公共设施和服务有保障,女性才愿意生育 1、先来看一个对比案例:德国与法国的鼓励生育区别 并非所有鼓励生育的措施都奏效,也并非所有的现代化国家妇女都不愿意生育。《俄罗斯鼓励生育政策的成效》一文介绍道,德国研究人员斯蒂芬和莱纳发现,“欧洲跨国比较分析清楚地显示了女性就业程度和生育率的互相影响。事实表明,生育率越高的社会,也是协调抚养和工作条件最好的社会。一些国家,如西班牙、意大利、希腊,25-59岁的女性只有不到60%的就业率,这些国家生育率欧洲最低;像冰岛,25-59岁的女性就业率超过80%,生育率很高,达到2.05。” 如果有足够的工作和养育条件,现代女性并非不愿生育 德国和法国是非常好的一对比较案例。 德国在欧洲的生育率不算高,所以政府在想办法补贴公民,鼓励生育。2013年,德国国内开始推行养育补贴政策,倘若母亲不去上班而是在家中养育孩子,可以获得不少费用。可是这个看起来非常棒的措施却被诟病了两年,而就在两月前德国法官刚刚裁定全国统一的育儿补贴是违宪的,应该由各州来制定措施。这有两层原因,其一是育儿补贴捆绑了女性,让她们无法好好工作;其二,更重要的一点是这对弱势家庭的孩子不公,他们的家长往往为了拿津贴而把孩子放在家中,可是这些贫穷的母亲很可能无法给孩子良好的陪伴,更谈不上创造一个丰富的语言环境来促进孩子的大脑发育。 法国有非常好的公共育儿设施 再来看看法国。法国的生育率一直都在欧洲名列前茅,最大的秘诀是保持稳定的鼓励政策,而这个政策很看重照料支持。法国国立人口研究中心访问学者陈婧介绍道:“尤其对法国双职工的家庭来说,多了一个孩子或是两个孩子,意味着大量精力和时间的投入。法国通过政府提供了完善的看护服务,最早的一座托儿所建立于1881年,目前大部分的托儿所都是公立的。22%-35%法国家庭的孩子在二岁时就进入托儿所,98%的孩子在三岁前入托,帮助孩子们适应学前生活。由于托儿所是免费的,对需要忙碌工作的年轻夫妇来说,帮助很大。另外,政府通过税收减免的方式,鼓励企业提供婴幼儿的照料和看护服务,以及延长服务时间。” 2、因此,若没有大力地发展好育儿设施,解决好养育问题,就难以有“英雄母亲” 在没有放开二孩的时代,许多母亲已经在呼吁育儿所了。在一些母婴论坛上还出现《欣喜上海人大代表呼吁兴办0—3岁婴幼儿托儿所解决入托难问题》这样的帖子。这可以说是许多收入一般家庭的“刚需”。2009年,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日前联合发布的《妇女绿皮书:2006至2007年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报告》曾经透露,在北京和上海接受调查的家长中,分别有55.3%和69.8%的人认为3岁以下的幼儿适宜入托,分别有24.8%和23.9%的人曾有过找不到托儿所的经历,这一部分人主要是双职工和中低收入者家庭。 没有可靠的托儿所,大家甚至把不靠谱的早教中心给当作托儿所来用。今年早些时候,媒体报道,江苏南京,一名3岁多的男孩在早教中心被关禁闭后坠楼。为什么要把孩子送去早教中心呢呢?央广网的采访给出了答案——“家住南京浦口的李先生夫妇俩,平时工作比较繁忙,白天没办法看孩子”。 经合组织各成员国要为5岁以下幼儿承担很大一笔养育支出 也许一时建设不了这么多可靠的公共育儿设施,那么,中国香港的经验可以借鉴。香港有一个“邻里支持幼儿照顾计划”。带孩子的家庭妇女可以提出申请成“社区保姆义工”,经过严格的审核、培训、考试之后,她们才能上岗,且所有资料都被政府机构保存。相关机构会在两边都严格审核,而后把适合的家庭和保姆进行配对,父母下班有空之后再直接去“保姆”家取孩子。“保姆”其实是义工,只象征性地收取一点费用而已。但是这样既能够保证孩子得到比较好的照顾,也能够让一些家庭妇女与社会进行交流,感受到助人为乐的乐趣。而要在内地实施,如果怕无人响应,更好的鼓励办法是,可以给这些家庭减税。 结语:对于大部分的工薪阶层来说,帮助家庭特别是女性创造出生得起也养得起二孩的条件非常重要,这不是金钱补贴或者放假补贴可以满足的,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解决养育问题。
|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及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