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宝应生活网 首页 宝应文化宝应风情
订阅

宝应风情

  • 记夏集镇独特的“3.28”庙会:庙会热闹非凡,活动精彩纷呈!
  • 2017-4-28 08:41
  • 农历三月二十八,是一年一度的夏集地方传统庙会。我们从以下几个场面可以看出今年庙会别有一番风味。踩街活动场面壮观。由夏集民俗展演团队、志愿者、企业、中小学生和宝应龙之情爱心协会等组成的18个方阵,整齐划一,浩浩荡荡从镇文化广 ...
  • 山阳的何姓人家
  • 2017-4-19 08:32
  • 去年的一天,我忽然接到一个电话,打电话的人问我,是不是姓何,叫何平,是不是曾经下放在山阳公社山阳大队的红旗生产队,我回答是。他说他也姓何,问我还记不记得红旗队有几户姓何的人家,我回答当然记得。于是他告诉我,他叫何桃山,是 ...
  • 走大街,逛小巷,论城南旧事
  • 2017-4-15 16:12
  • 每到这个季节,我也就闲不住了,老街巷口漫无目的的瞎逛。大街小巷,胡同旮旯儿,不管走到哪儿,漫不经心的一瞥,每块砖、每个角落都透露着岁月和故事,即便是没有太阳,也会从心里往外透出一股暖意来。大部分人都说我要去外面的世界看看 ...
  • 三月桃花开,夏集等你来!
  • 2017-4-13 15:01
  • 有人说,作为一名地道的宝应人,身在“宝地”不一定能识宝。我很赞同他的说法。让我没想到的是,在宝应的夏集镇,竟然出现了一个新的景点——夏集桃花园。上世纪九十年代,我曾参与编辑出版《宝应文化博览》一书。在编辑“地名探幽”—— ...
  • 我的城南旧事
  • 2017-4-12 14:06
  • 谁没有一段属于自己的城南旧事?最早的是林海音写下的故事,但是毕竟离我们太遥远了,无论是城市或者是年代。后来读到苏童的《城北地带》,感觉差不多就是我们经历过的青春场景。还有我喜欢的湖南作家何顿,哈尔滨的阿成似乎也写过很多类 ...
  • 宝应张仙庙桥,回首已是百年身
  • 2017-4-7 16:03
  • 张仙庙桥位于扬州宝应县中心,昔日是最繁华五条街的南北通衢要道。桥长4.5米,宽2.7米,由六块整条石板架成,另有0.45米高的石栏,用石柱卯榫而合。它距今已有150年的历史。在那个人扛马拉的年代,重达数吨的石料从 ...
  • 宝应话中作后缀读轻声的“子”
  • 2017-4-6 17:46
  • 宝应话中作为词后缀的“子”,很多情况下都是读轻声zi的。现在有些人把这个“子”字写成了“在”,这是不对的。它不是发“在”的音,而只是“子”的轻声,听起来有点像“在”的读音。就如普通话中的“玫瑰”应该读成méigui,可往往被人 ...
  • “西路淮剧”的探索
  • 2017-4-6 17:07
  • 现在谈到“淮调”,大家都知道是源自清江、淮安、宝应一带的田歌与赶牛号子“打雷雷”(打哩哩),它们在长期流传中,不断融汇加工,逐渐形成的一种高亢激越、风格独特的淮剧曲调。对于淮剧这种最基本的曲调,它的来龙去脉,自然应该有着 ...
  • 水鸟·柴雀
  • 2017-3-30 14:23
  • 家乡在宝应东荡水乡,这里水网交错,河沟纵横,荷藕、芦苇、香蒲三大水生植物支撑了荡区全部产业。水资源的丰富,水生植物的繁茂,造就了五彩缤纷的水鸟,柴雀是其中之一。两个黄莺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清晨,几只白鹭“唰”地一声 ...
  • 宝应方言生僻字拾零(二十二)
  • 2017-3-29 14:08
  • 编者按:宝应方言土语用字生动形象,但对许多人来说既熟悉又陌生,许多人平时只说不写,认为方言土语用字冷僻只能说不能写,甚至认为有音无字。其实不然,宝应方言许多土语用字在古代典籍中有案可稽,在现实生活中曾似相识。宝应方言相反 ...
  • 宝应方言生僻字拾零(二十一)
  • 2017-3-29 14:05
  • 编者按:宝应方言土语用字生动形象,但对许多人来说既熟悉又陌生,许多人平时只说不写,认为方言土语用字冷僻只能说不能写,甚至认为有音无字。其实不然,宝应方言许多土语用字在古代典籍中有案可稽,在现实生活中曾似相识。宝应方言相反 ...
  • 故乡可采莲
  • 2017-3-29 13:58
  • 九月初,玲公休假和我回了趟苏北。她是西南人,看着山长大,从未到过苏北水乡,一切都感到好奇,新鲜。我领着她这儿走走,那儿瞧瞧,以满足她的好奇心。我们一起在田埂上散步,她爱唱歌,总是边走边唱,歌声撒得满地都是。田埂边栽种着向 ...
  • 我又想你了,我的老屋!
  • 2017-3-28 10:52
  •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最近阴郁的天气,还是说着说着清明就快到了,我老是忍不住又想起老屋。一直计划着带上童语回一趟氾水老屋,带他去看一看六角门15号。我要告诉他,当年的我也曾像他这么点儿大,也是这么黑,这么调皮。也是这么自信地以为 ...
  • 也说慈姑
  • 2017-3-27 16:47
  • 读了《宝应文化月刊》编辑陶宝芳的“说不尽的慈姑”一文,感触颇多。文章写出了种植慈姑的种种艰辛,也透出了作者对公婆的浓浓孝心。我曾在慈姑之乡下舍工作三十多年,对慈姑的栽植、收获、食用都很熟悉,我也来说说慈姑这一话题。
  • 朱家巷杂忆
  • 2017-3-27 16:46
  • 朱家巷,南北长约400米,上世纪50——60年代,宝应城许多重要机构都曾长期驻扎这里:城镇公社、宝应财政局、城镇税务所、城镇粮管所;还有文艺重殿宝应淮剧团、教育圣堂实验小学;最具规模的菜市场大众菜场;更有最奢侈的公共生活设施宝 ...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热门搜索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成长历程
联系我们
网友中心
投稿专区
赞助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宝应搜索
极速云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